为一株植物写一个故事(艺术感悟5)

标签:
原创艺术感悟形象植物故事面孔主人肖像杂谈 |
中国美术馆的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讲述》,已经在8月13日结束了。
但是,这个展览的一个内容我始终放不下。
为了这个内容,我一连去参观了两次。还用我的诚意打动工作人员,让他们同意我拍两张照片。
这是一个特别素朴的所在。
土黄色的手工抄纸,带着太多的纤维痕迹。
每隔一寸多的地方,就用植物枝条做一道伞骨一样的支撑。
纸上刷着桐油,还散发着桐子的清香。
每张纸都像国画挂轴那样悬挂,上面用软笔手工书写着中文和英文。
这些黄纸的旁边,配有一幅幅植物标本。
如果不是那一行行的英文,你可能觉得它更像出土文物。
中英文手工书写的内容,就是这些植物标本的故事。
琼崖海棠是一种海漂繁衍的植物,从马达加斯加岛到印度到澳洲的海岸,都是它漂
流生长的地方。
在台湾,分布在太平洋洋流的东海岸,这颗种子漂到这个最北端的海滩后,种子掩
埋在卵石海滩下。
发芽后以螺旋状的方式,顽强地绕过了卵石层,长出了几片叶子。
第二个故事:
这是原产于美国中部的植物,因为有美丽的花型,1970年引入台湾作为景观植物。
目前归化于台湾北部海岸与澎湖群岛,成为当地草原与及海边开得最灿烂的菊花。
这两个地区都是台湾北风最大和盐分最多的区域,澎湖甚至有台湾最干旱的土地。
第三个故事:
多种的蕨类是台北盆地都市的象征。
围绕这个都市的郊区山林,几十种品种的蕨类植物,借着风、云、雨和土的传递,
天天向都市撒出孢子。
只要都市的任何小角落,有一点点的水分和尘土,难以想象的蕨类品种就会在那里发芽。
这些弱小细微、朴实无华、貌不惊人和素朴天然带给人们很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展品让我一直非常感动。
我为那些种子的微小和生命的顽强。
它们没有因为自己的微小就影响绽放。即使是初始形态的孢子植物,它们
都会借着风、云、雨、土的传递,每时每刻向自然界撒出孢子。只要有任
何的小角落,有一点点的水分和尘土,难以想象的它们就会在那里发芽。
是生命就会绽放,在生命的乐章里从来就不拒绝微小。
即使草芥,也会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如果哪天,我们能向小草举手致敬,我们就能说,我们学会了尊重。
我为那些被忽略的和没有被忽略的。
大千世界里,被忽略的东西太多太多。
有谁注意飘飞的一粒种子?有谁注意压在石头底下的一棵小草?有谁留意植
物的根压抑在卵石海滩下?有谁注意到植物以螺旋状的方式,顽强地绕过了卵
石层,长出了几片叶子?
每个生命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自己的生命赞歌,它们也许高亢,也许
低沉,但它们都是同样的可歌可泣,同样的不可忽略。
如果哪天,我们想到为一株植物写一个故事,我们心中的爱一定放到最大。
我为艺术家记录生命赞歌的样式。
手工的,天然的,古朴的,在都市的水泥丛林、钢筋铁轨、霓虹炫彩之外,带
给我们一抹别样的清新,把我们拉回生活的原点,让我们丰富。让我们享受。
他们对植物的解读,已经远远不在生物学的范畴。
他们是把人类的情感,注入植物的机体之中。
我们读到的,已经不是一粒种子,一朵菊花,而是一个母亲对远征的孩子全部
情怀。
母亲的企盼、眺望、注视、关照甚至赞美,它有血有肉,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情愫。
如果哪天,这种浓浓的人文情愫,放大到世间的任何地方,世界该多美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