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解读(4)
(2010-08-23 22:30: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卫生部《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系列解读
之四
原创:孙光夫
转载自:孙光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angfusun
第四回
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群膳食结构那是各有特色。当今世界上有四大代表性膳食结构:
(1)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日本为代表;
(2)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为主;
(3)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欧美国家为代表;
(4)地中海式膳食模式,以意大利、希腊为代表:地中海膳食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中常见的健康食物是:番茄、洋葱、大蒜、深海鱼、橄榄油。
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食物多不做精细加工。其优点是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蔬菜丰富,粗粮摄入富含膳食纤维,豆类及豆制品补充了一部分优质蛋白质和钙,饮茶,吃水果,甜食较少,丰富的调味品;不足之处是牛奶及奶制品摄入少,食盐摄入明显过高。
1.营养监测制度的有关规定包括哪些?
答:国家建立营养监测制度,对居民膳食状况、营养改善效果以及营养相关疾病进行监测。卫生部制订、实施国家营养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营养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订、实施营养监测方案。
2.营养监测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不同人群的食物摄入、膳食结构变化状况;
(2)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
(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贫血、钙缺乏、维生素A缺乏等状况;
(4)超重、肥胖及营养相关疾病状况;
(5)其他需要监测的内容。
TIPS:其他监测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人口、环境、卫生状况、医疗水平、疾病史、人均收入)、膳食营养状况(食物种类及摄入量、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水平)、体格发育指标(身高或身长、体重)、营养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身体活动情况(体力活动水平[以千步记]、锻炼的频率和强度)和近期疾病状况(感冒、腹泻等)。
TIPS:基本术语,参见第七章《附则》:
【营养缺乏】亦称“营养不足”,是指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营养素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或生理功能的现象。营养缺乏可以通过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来发现。
【营养过剩】亦称“营养过度”。指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营养素超过了身体需要,导致超重、肥胖等现象。营养过剩可以通过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来发现。
【宏量营养素】膳食供给最多的三种产生能量的必需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人体每日需要量为数十克至数百克。
【微量营养素】除了宏量营养素之外的其他必需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两大类。人体每日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少,一般以毫克或微克计。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由于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而出现的营养缺乏病,多见于灾荒年代或食物短缺地区,儿童受累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生长迟滞,体重不足,严重消瘦或水肿。
【超重和肥胖】体重超过了“健康体重”标准为超重;严重的超重,达到了肥胖的标准,为肥胖。成年人一般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作为判断标准,BMI≥24kg/m2 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超重和肥胖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TIPS:营养相关疾病主要包括: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免疫性疾病、癌症等非传染性营养相关性疾病。
3.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怎样做好营养监测工作?
答:应当按照营养监测计划、方案,开展营养监测工作,收集、分析和报告营养监测信息,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和评价。
TIPS:营养监测工作流程和步骤主要包括:监测计划和实施方案、监测工作技术培训、监测准备工作、现场督导和质量控制、资料收集与管理、总结报告。
TIPS: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将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些流行病学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4.哪些机构负责指导、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营养监测工作?
答: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营养监测工作。
5.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在营养监测方面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吗?
答: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营养监测计划、方案,参与营养监测工作,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6.营养监测的报告程序是什么?
答:(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发现的人群营养问题,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学、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对存在的人群营养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向公众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3)对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的营养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欲知营养如何教育,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