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爱的文化人——双群会

(2012-07-20 09:27:57)
标签:

文化

可爱的文化人——双群会

(《深圳商报》2012年7月20日)很久没去深圳了。去年十月,为约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林道群先生,我才故地重游。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又去面晤了几回,谈的都是关于书的事情。朋友们议论纷纷,不断在微博上爆料。胡洪侠先生说:“双群会将于某日在深圳举行。” 陈子善先生说:“双群深圳密谋,何日转到上海来呢?”

此事引人注意,源于林先生供职的牛津品牌太大,源于我所在的海豚出版社品牌太小,更源于我们合作的项目——董桥先生的书,太让人关注!近一年中,我们合作出版了《董桥七十》,接着是《橄榄香》、《景泰蓝之夜》和《清白家风》,再接着六卷本《英华沉浮录》绵延而来,吸足了人气。小小海豚,如何消受得了。

面对这些成果,我有些陶醉,也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一九九六年,我还在辽宁教育出版社工作。启动“新世纪万有文库”,由沈昌文、扬之水、杨成凯和陆灏出面,我们请了一大批大学者出任编委,有陈原、刘杲、金克木、程千帆等。其中有一位最年轻的学者,正是林道群先生。沈先生说不要看他年轻,他身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懂很多中西文化的书,陈原先生都会请他找牛津的老书,他曾经在英国牛津的书库中,为陈先生找到一本一百年前的小册子。

林先生除了为“新世纪万有文库”选书,还曾经帮助“书趣文丛”开列书目。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前天沈公来电传,说吴彬怪他现在不理‘书趣文丛’。我刚才给他建议十本港台的佳作,且也传给你们一阅:李欧梵《狐狸洞话语》、刘绍铭《偷窥天国》、思果《功夫在诗外》、罗浮《燕山诗话》、梁秉钧《越界书评》、黄继持《重读鲁迅》、古苍梧《书想戏梦》、陈辉扬《梦影录》、黄子平《边缘阅读》和郑树森《张爱玲的世界》。”

此后与林先生深度合作,是“牛津精选”。书目完全是林先生选的,最先选译的牛津“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包括《政治学》、《古典学》和《考古学》等。还有《欧洲历史上的战争》、《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对派》和《古典思想》等数十种。我们请倪乐组织翻译,出版后引起学术界注意。记得当时在京召开《政治学》读书会,有人发言说看不懂。一位专家站起来激动地说,这样的小册子都看不懂,那一定是我们的阅读出了问题。

一九九八年,我想出版一些牛津词典和专著。林先生几次来信,向我介绍牛津词典的出版情况。比如音乐类辞书,他一下子列出一大堆目录,有:《牛津流行音乐辞典》、《简明牛津音乐辞典》、《牛津最新音乐辞典》、《牛津艺术辞典》、《牛津歌剧辞典》、《爵士乐》、《协奏曲》、《交响乐》和《牛津红酒辞典》。还有“牛津艺术史”,他发给我的书目有《当代设计》、《摄影》、《中国艺术》、《欧洲艺术》、《意大利的艺术与社会》、《美国建筑》、《当代雕塑》、《拉丁美洲艺术》、《古希腊艺术》、《罗马帝国与基督降世》和《艺术史的艺术》等。那时我对于牛津的书近乎崇拜,签下许多牛津的版权。

值得提及的是,我与林道群先生这些合作项目,大多是在深圳讨论完成的。原因是他从香港来深圳很方便,早晨来谈,晚上就回港去了。二零零零年以后,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了出版社,到出版集团工作,因此与林先生在深圳的约见也停止了。直到二零零九年,我来到海豚出版社重操旧业,又开始与牛津合作出书,才有了深圳“双群会”的再续新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