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探索君:与孩子互动时,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孩子容易接受吗?我们与孩子互动时,是否带着内在负面的信念,从而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模式呢?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重建更加有效的互动关系呢?今天探索君就带领大家,走进OK教养父母必修课的课堂上,看看老师是怎样带领学员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的!
撰文/Tracy
“亲子互动分析报告”
——改变,从了解自己开始
前不久,朋友强烈介绍我去参加心探索·OK教养一阶的父母必修课。在这两天的学习体验中,感到自己的内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之前,听到“OK教养”这个名字,总以为是为孩子准备的亲子课程。上完课后才恍然大悟,这课程完全是为家长设计的。如何才能拥有一个良性而有效的亲子互动关系呢?老师向我们阐述了OK教养的基本理念:“不是孩子出了问题,也不是家长出了问题,而是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出了问题。”
在课前老师为每一位学员准备了一份《亲子互动测试》,140道测试题。上课的第一天才发现,每个人都拿到了量身定制的一份“亲子互动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让还没有经过学习的家长们,快速了解了自己现有的心理状态。记得有位心灵大师说过,“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看见。当你看到真相的时候,疗愈已经开始了。”我想这正是这份报告的重要意义——了解我们自己。有的家长打开测试报告的时候一看,不由惊呼了一声,原来我的“控制的家长”这部分这么高!
我在看到自己的报告时,发现我的“照顾的家长”这部分很高。从前从没有意识到,原来我内在如此渴望关心他人,甚至到了妨碍别人成长和独立做决定的地步。反思一下,自己的确在生活中喜欢替周围的同学、朋友、家人“代劳”,搞得自己很疲惫的同时,也导致他人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记得课堂上,一位妈妈跟我分享,她的孩子总是玩手机而不做作业。她为此非常苦恼,希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当拿到分析报告的时候,她才惊讶地发现,自己“控制的家长”这部分很高。她向我倾诉,原来之前自己可能过于严厉了,总是批评和指责孩子,或许正是这种做法,导致了孩子的“叛逆”、“不服管”的行为模式。她发现,或许是跟孩子的互动方式上出了问题,才导致了沟通的不顺畅
老师现场演绎
家庭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与孩子互动时,处在“你OK,我也OK”的象限,然而却常常不经意地 “站错了位置”,变得要么觉得自己不OK,要么觉得对方不OK,而无法拥有一个健康有效的互动模式。
记忆非常深刻的是,课堂上,两位老师扮演夫妻,为我们生动演绎了在家庭互动中,处在四个不同象限时家庭成员所表现出来的样子。
处在“你OK,我也OK”的象限里时,景老师扮演的丈夫和徐老师扮演的妻子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和谐幸福;
处在“你OK,我不OK”的象限里时,徐老师演绎出“否定自己”的妻子的谦卑和自责,这时,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了;
处在“你不OK,我OK”的象限里时,夫妻双方表现出了对对方的不满和傲慢,居高临下地指责对方,我们在场边已经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家庭关系的矛盾和紧张气氛了;
当处在“你不OK,我不OK”的象限里时,问题是爆发性的,“夫妻”大声争吵,内疚的同时又互相指责,家庭氛围紧张得几乎一触即发。
可以说,我从没有像这样清晰地看到过,原来每个人在家庭里都可能扮演了自己想象不到的角色而没有觉察,让家庭、人生偏离了爱的轨道。这对我的启发和震撼非常大!
“我觉得自己太拖延了”,这也意味着
你尊重自己的节奏,等待恰当的时机
课上,我们当然也学习了不少实用的亲子互动工具。比如那充满魅力的“多重赞美”,让互动中的“你OK,我也OK”的情形实现变得轻而易举!再比如神奇的“同情6套装”,使我们能够从三种戏剧角色中解脱出来,不再被内在模式胁迫,为关系注入正面积极的新元素。它帮助我们学会自我负责,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助人也自助。
而我对“意义重构”的感触是最深的。课上,老师指导我们组成小组来练习这个工具。景老师和徐老师蹲下身来,认真地倾听我们每个人的发言,温柔地在一旁提醒和指导大家。当我们想不到更多角度的答案时,老师给予了我们温柔和鼓励的眼神以及启发的言语,帮助大家更好地投入在这个练习当中。当大家集思广益、帮助觉得自己“不OK”的伙伴发现“正面意义”的时候,我感到奇迹真的发生了: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积极地看待每件事情,从而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接纳自己,优化自己。
在我们的小组中,一位学员说,“我觉得自己太拖延了”。当她表达出这个观点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和自责的神情。我猜想,她一定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当大家给予她正向反馈时:“你太拖延了,这也意味着你考虑问题很仔细;你太拖延了,这也意味着你尊重自己的节奏,等待恰当的时机;你太拖延了,这也意味着你考虑问题很全面,让人放心……,我看到她的脸上不再是自责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接纳自我的一种全新状态。
从大家给予的正向反馈和当事人的前后变化中,我体会到,认识到自己特质的积极一面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带着“OK”的眼镜,从此学会了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意义重构让我看到自己无效行为背后正面的动机和价值,让我可以更全然地接纳自己,而不是刻意压抑自我否定的部分,从而更有信心和力量寻求改变和突破。
经过两天的课程学习,我感到自己成长了很多。也体会到OK教养必修课的魅力。原来,并不是一个人成为了父母,就自动知道该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地互动。如何当好父母,是迫切需要学习的。我感到OK教养必修课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向良好互动关系的大门。现在十分期待能够不断地学习,未来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OK父母!
OK教养近期课程
OK教养·父母必修课(☜点击查看详情)
开课时间:2016年9月22-23日(周四五)
OK教养·父母进修课(☜ 点击查看详情)
开课时间:
OK教养·父母教练课(☜ 点击查看详情)
开课时间:2016年10月26日-27日(周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