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先驱者
1886年,德国出生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1840-1902)出版《性的精神病理》一书,标志着现代性科学教育正式诞生。因此,埃宾被誉为现代性科学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著作被称为现代性科学教育的奠基之作。
奥格斯特.福勒尔(1848-1931)是瑞士的性教育专家、昆虫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他十分重视科学的性知识传播,为普及性教育不遗余力,1905年,出版专著《性问题》。
爱文.布洛赫(1872-1922)德国的医学家,现代性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6年首先创用了德语“性学”一词,为性的研究正式命名,被人誉为“性学之父”。他一生博学勤奋,著作甚丰,其中以《我们时代的性生活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英国人的性生活》(三卷本)等为代表的十余部性科学教育专著,他明确提出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建立新的学科——性学。他不仅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性科学教育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性的改革活动中,为改变社会的性观念,普及性教育不懈努力。
亚尔伯特.摩尔(1862-1939)德国的医学家、心理学家和性学家。1897年出版《性驱力调查》,系统论述性欲的本质;1909年,发表《儿童的性生活》,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首次提出四阶段理论来描述人类性反应周期即性欲发动期、性欲兴奋平稳期、性欲兴奋顶点、性欲急剧衰退,为解释人的性活动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图式,并为五十多年后玛斯特斯.约翰逊的性反应周期理论打下了基础。1913年,他组建了“国际性研究学会”,于1926年,1930年亲自主持召开国际性学研究大会。
马格纳斯.赫希菲尔德(1868-1935),德国著名的医学家、性学家。他是历史上最早的 较大规模地调查研究同性恋的性学专家。1913年出版《男女同性恋》、“同性恋”一词由此被广泛使用。1926-1930间出版结晶之作《性学》全五卷。他用私人财产投资创建性科学研究所。迪金森(1861-1950),医学博士、性学家、画家,1933年出版《人类性解剖学》,至今仍是权威专著;1940年,他提出理论观点将性驱力分为性天赋、性潜能、性驱力三部分,对后世更细致的性心理研究极其具有启发性。
由此看来,这些现代性学教育的奠基人、伟大的先驱者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既进行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又向社会广泛宣传教育,同时又组织学术团体活动推广学术观点,传播性学知识,致力于性教育活动。所以,他们既是学者,又是组织者社会活动家。正是由于这些先驱们的号召鼓动,促使人们正视性的存在、对性抱积极的态度,培养健全的性意识,建立良好的性行为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