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车展房价健康教育两性情感杂谈 |
标签:
北京车展房价健康教育两性情感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统兵者,不穷兵黩武;善于打仗者,不会被激怒;善于战敌者,不会与敌对持;善于用人者,谦下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就是所说的不争强斗气的道德,这就是所说的发挥人的积极性,这就是所说的遵循客观规律。
思考问题:
镜子的智慧
徒弟抬一面镜子,边抬边说:“这镜子可真是便宜,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
“哦?”徒弟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
师父问“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是不是都映得出?”
“当然”徒弟说。
“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师父问。
“那怎么会呢?”徒弟说。
“这就是智慧啊!”师父说:“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想不到这镜子还有点门道,还有吗?”
“多得是”,师父说:“比如孔孟先师或帝王将相来照镜,你说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加倍细心吗?”
“不会”徒弟答。
师父问;“如果乞丐、弃儿来照镜,镜子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徒弟说:“不会。”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兴冲冲地问。
师父问“当甲物体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会一边照甲又一边惦念乙吗?”
“不会”。
师父问“这叫把握当下,置心一处。你做得到吗?”
“做不到!还有呢?”徒弟穷追。
师父问“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映现绿色时会不会本身也变成绿色?”
徒弟说“不会。”
师父问“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是不是?”
“是,这叫什么?”徒弟问。
“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还不解渴。
师父问“镜子映人映物、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叫做’体不动,而用常显。用常显而体不变’你明白吗?”
“明白了”,徒弟感叹地说,“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镜子,竟蕴含了这么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标签:
北京车展门票张丽莉两性情感房价健康玉格格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人人都说我德高望重,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人会这样说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爱,能够维护众生,产生勇气;节俭,能够蓄精积德,能推至广远;不出人头地就反而能得到爱戴,所以能成为众人的领袖。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今天如果让我舍弃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仁慈最重要。有了它,站则胜,守则固,天也将卫护他,并给他慈爱和温暖。
思考问题
风水在人心
从前有一人在山中迷路了,已有两天两夜没有喝到水,一天天要黑了,远远地看见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就急忙地向灯光跑去,终于跑到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跟主人说:给我一口水吧,我要渴死了。
女主人于是给他舀了一瓢水,并且在水里放一点马草,这个人边喝边吹漂在水上的草,同时想:我这么渴,给水喝还放草,喝完后,与主人说了一会话,得知他会看风水,女主人就请求他在山里给找一风水宝地在此生活。
这人心想:给水喝还放草,把水弄脏,就随便地选了一个地方,告诉女主人说:这里挺好,就在这里吧。女主人很感激,说了声谢谢。
于是女主人就在那个地方住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这人又经过了那个地方,看见这家人生活得很是兴旺,一大家人充满欢笑,其乐融融。心中好奇:这样一个磁场一般的地方,她们怎么过得这么好。心中不解,这样的磁场只有是有德行的人家,才能过好,她们心好,为什么会在给我的水里放草呢?
于是就走进屋里,女主人见到他很高兴,并且很感谢为她选了个风水宝地。这人更加不解,于是就问道:以前我向你讨水喝,你为什么往水里放草?
女主人笑了笑说:我看你来到我家时,上气不接下气,怕你喝急了,那样会喝炸肺的,所以往水里放点草,好使你慢慢喝。
这人听后很是感动,更加坚信:风水在人心啊!
人心善是可以改变风水的,人心不善,即使是生活在好的风水地,也会因为心术不正,而使风水转变,为自己招来灾祸。
标签:
北京车展门票油价玉格格心理婚姻两性情感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他善于居于底下处,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所以想要成为人民的领袖,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要成为人民的表率,就必须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样的表率国君虽居于上而人民不感繁重,虽处于前而人民不感伤害。因此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都不会跟他争。
思考问题:
潜力的激发
学生的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音乐大师。上课第一天,他便给学生一份难度颇高的乐谱。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教授没说什么,只是叮嘱他回去好好练习。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教授说:“试试看吧!”于是,学生又一头扎进更高难度的挑战中。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就这样,学生每次上课都会看到一份新的乐谱,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回到课堂上,再次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渐渐地,学生觉得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
这天,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问教授为什么总是这样训练他。教授没有说话,只是抽出那份最早的乐谱交给学生,说:“试试吧!”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自然流畅!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弹出超出自己预料的水平。放下乐谱,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教授缓缓地说:“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要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标签:
玉格格北京车展门票薯条哥赏花甄嬛体林书豪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智巧诡诈太多;所以,以智治国乃国之灾害,不以智治国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这两总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舍取就是一种法则,长久的记住这种法则并且应用这一法则,就可以称为玄妙无上的“德”,即为“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远,与常理不同,然而依循它却可以达到大顺。
思考问题:
何需太多聪明人
在日本,常常是一个聪明人,领着99个“笨拙的傻瓜”拼命地干。99个“傻瓜”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有实干精神。
谁是领导笨拙的日本人的聪明人呢?他们是战前的经济支配者和战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他们是聪明的日本男人,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
笨拙的日本人,在这些聪明人的带领下,一年当十年,争分夺秒地干起来。只要上面决定的事,下面的日本人就按部就班地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提什么建议。只要上面政策对了,大家齐心协力,什么事不能干好呢?
100个人中,只要一个聪明人的才智得到发挥,他就像军事指挥家,其他人齐心协力、冲锋陷阵,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有了99个听话的日本人,才有今天的日本,所以,日本人的笨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日本特定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日本公司,如果太出众,你想出人头地,就会受到大家的冷落。刚到日本公司的中国人,都想表现一下,工作很卖力,结果,引起同事们的嫉妒。那些日本人常常恶作剧,将中国人的文件偷偷藏起来,写检举信给老板。
所以,刚到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国人,要做到“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要人云亦云,和他们一起大合唱,有时要“捣糨糊”,日本人才会接近你。
发明奇才中松义郎,在日本。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松义郎发明了3000件以上的产品,其中,1093件占世界第一位,被纽约世界发明家协会连续15次评为世界第一。在美国,他的声誉很高,被美国发明协会认定为近代杰出的六名科学家之一。而在日本,他得不到日本上层财政界人士的赞赏,在他们看来,虽然中松义郎是天才,却是个人英雄主义。
标签:
清明节赏花泰坦尼克性文化山楂树之恋婚姻法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安定的局面容易持守,没有迹象的事物容易图谋;脆弱的东西容易分解,细微的东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尚未萌芽之时,就预先处理好。乱事在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预防以免发生之时难以处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数要从嫩芽开始生长(好比树的成长过程);九层高台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好比高楼搭建的过程);千里之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逞强者必败,贪婪者比失,圣人无为不贪,因此,不败,不执着,所以不会有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经常做一些事情,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却在最后管他失败了。这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最后,如果在最后也能像开始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失败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所以圣人“不争”,圣人所追求的是一般人所遗弃的(所以圣人不回去收藏平常人所认为的珍宝玩物,这也证明了老子老师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
圣人所学的是平常人认为不值得学的东西,这样反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好比人们误解老子认为其迷信,其实不然。)
圣人始终辅佐万物适应自然为已任,从不敢妄为。
(圣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奢求不妄为,绝圣弃智,不贵难得之货,致虚极,守静笃,无为,无欲,无我,谦虚,谦下,不争。)
思考问题
妄为悲哀的牛
一头勤劳的牛病倒了,主人很同情,也很难过。
病牛在主人的细心照料下,病情逐渐好转,备受感动!一天,看着主人的劳繁疲惫与万分辛苦,病牛实在于心不忍,于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气,拼命拉了一天的犁。
病牛的突然“康复”让主人欢喜万分。但事实上,病情却恶化了许多,然而为了主人高兴,也为给主人分担辛苦,病牛第二天又坚持着拉了一天犁。这主人竟没半点欢喜,反而有些怀疑:病牛其实很懒惰,装病,逃避工作,还白白让我照顾它?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主人决定让病牛继续拉犁。尽管病情又恶化了许多,病牛想:我是头勤劳的牛,如果今天不坚持下去,主人肯定会认为我不愿吃苦,懒惰,岂不是勤劳一生所得之美名毁于一旦吗?所以一定要坚持住!
侥幸,第三天坚持过去了!主人欣慰地想:这家伙果然是装病!幸好我聪明,早早识破了!这下可要狠狠地惩罚他。于是,病牛拉的犁更重了。然而病情却非常严重了,但是病牛想:主人也太不理解我了!唉,我只好再坚持下去,用行动来证明我的清白。
第四天,坚持!
每五天,坚持!
第六天,终于,病牛坚持不住了,再次倒下了!
这次彻底病入膏肓了!然而让病牛悲哀的是:主人不再同情他也不再难过,还说,“像这种东西,死了才好!”
标签:
清明节赏花泰坦尼克房价性文化两性情感婚姻法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无为”为“有为”,以“无事”为“有事”,以“无味”为“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为“怨”。
这里我用到了“为”此意为“行为为事”白话译文解释为“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注意:老子的无为非无所作为。)。以不滋事来处理事,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生于少,处理事情的时候最好从简单的入手,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用“德”来何解怨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这样的思想也就成就了老子所说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细想。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所以“圣人”永远不会自吹能做多大的事,而却能建立伟业成其大。
轻许诺言必然失言,想得越容易反而遇到的困难会越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所以“圣人”总是去想会遇到的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困难不会难到他。
思考问题:
国王和车夫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拿来干粮。
国君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东西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要储存这些东西?”
车夫答道:“是为了让你在逃亡的路上充饥解渴用的。”
国君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你喜欢别人说奉承话,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你,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
国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落到今天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话题:“你流落在外,那是因为你太有德了。”
国君听后又问:“我既是有德之人,却要逃离国家,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的人,只有你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国君听后,忘了自己是在逃难,十分高兴,就趴在车前横木上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国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国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国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了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其失败为必然。
标签:
玉格格清明节杜甫很忙油价婚姻法性文化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是万物之奥,善人的珍宝(善人都将其作为立身行事的根本法。)。不善的人也不能违背它(“道法”),并以求用它(“道法”)来保全自己。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美言可以获得人们的尊重,美行可以令人效仿。不善之人,为何要弃之那?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立天子,置三公,双手拱抱璧玉,等驷马先行,以尊其位,不如坐进此道,以尊自然,以守自然。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古人为何要重视道?依道而行?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是因为只要遵循道法依道而行,则有求必得,有罪可免,所以它是天下最可贵的。
思考问题:
授人以欲
一位博士,从未谈过恋爱,转眼到了而立之年,父母焦急万分,四处为他张罗相亲。一段时间过后,媒人纷纷抱怨:“你家儿子是不是在诚心找对象?给他介绍的姑娘条件都不错,他也答复可以考虑,怎么每次都不见他再联系,难道还要人家女孩追他不成?”父母连忙解释:“儿子可能是读书读傻了,不会谈恋爱。”于是,父母轮番给他讲授恋爱的方法和技巧,但毫无效果,再次约会,博士仍如木头一般笨拙。半年后,正在父母长吁短叹之时,儿子突然带回一个女朋友,并很快结婚。婚后,博士对妻子百般宠爱,一日闲谈,公婆问儿媳:“我儿呆头呆脑的,你们是怎么好上的?”儿媳说:“他可懂浪漫呢,送我玫瑰,请我看电影,还带我吃烛光晚餐,好感动。” 父母终于明白,儿子并不傻,谈恋爱也是不用教不用学的,当他有了爱的欲望,就什么方法都会了。
一位作家,到乡间体验生活,看到一位老农正在给牛喂草料。奇怪的是,老农并没有把草料铺在地上,而是全部铲到了小屋的屋檐上。看着牛辛苦地伸长脖子够草料吃,作家疑惑:“干嘛不把草料放在它方便吃的地方呢?”老农说:“唉,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这家伙只怕吃两口就不肯再吃了;放到屋檐上,让它每吃一口都觉得不容易,它反而会努力去吃,直到吃光为止。”果不其然,这头牛在吃完了靠近屋檐的草料后,竟然跳起来去舔更远处的草料,直到全部嚼完方才罢休。作家顿悟:“动物和人一样,太容易得到了就不懂得珍惜,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更想努力地去获得。这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求索欲望,最能激发一个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和斗志。”
一位工人,下岗后摆摊修自行车,生活十分窘迫。他想带女儿到游乐园玩,想买好东西给女儿吃,但苦于囊中羞涩,实在挤不出多余的钱。后来,到了周末,他总要带女儿到附近的豪华酒店转转。女儿很高兴,坐在大厅宽大舒适的沙发上,尽情地感受它们的柔软与华贵,专注地看着服务生彬彬有礼地招呼过往客人……就这样,他每星期都要带女儿来坐坐、看看,大堂经理终于忍不住问:“不消费为何总带女儿到这里?” 他笑了:“我们是穷人,哪里消费得起,但是,我想让女儿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的美好和富足等着自己去追求,这种实现梦想的欲望比道理更能激励她去奋发进取。”
当一个人迷茫、消沉、低落的时候,让他重新迸发生机、获得新生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赋予他“欲望”,爱的欲望、追求的欲望、梦想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标签:
油价武训传两会剩女刑诉法林书豪玉格格两性情感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治理大国要向江海一样居于下流,以此居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其天下之交,雌柔常常以静战胜雄强,这也就是静处下的缘故。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因此,大国对小国谦下,则可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与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因此,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小国的依附,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大国的包容。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不过想令小国归附,小国不过想令大国包容,两者通过谦下各得其所,因此大者宜为下。
思考问题:
愚人买智
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
他向一位和尚诉苦,这位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我劝你进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八十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
有位哲人告诉他:“倘若你遇到疑难的事,不要急着处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后退七步,这样进退三次,智慧便来了。”
“‘智慧’就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
当天夜里回家,他推门进屋,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与人同眠,顿时怒起,拔出刀来便要砍下。
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买来的智慧,心想:何不试试?
于是,他前进七步,后退七步,往复三次,然后,点亮了灯再看时,竟然发现那与妻子同眠者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任由头脑发热,怒火中燃,便会失去理智,意气用事,这是做决策时的大忌。不妨做一下慢处理,比如先让自己从心里数到一百,再做决定。这样,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冷静是最简单的智慧
标签:
奥斯卡占领男厕林书豪玉格格山楂树之恋两性情感教育 |
分类: 第三,教育天地 |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经常翻动,翻动多了就容易碎掉。(有机会大家也在家里试一试,很有意思!)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用“道法”清静无为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天神人鬼都能各安其位,所以鬼不会伤人,因此人们不会觉得有鬼。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不只鬼不伤人,神也不会惩罚人,因此人们不会觉得有神。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不只神不惩罚人,圣人也不干预人们,因此人们也不会觉得有圣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万物互不相伤,交归于本原,因而天下太平。
思考问题:
狼比狗聪明的原因
在河边,一只狼要带好几只小狼过河。以我们粗浅的经验,它一定会一只一只地叼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老狼因怕子女受伤害,它会咬死一只动物,把动物的胃吹足气,然后再用牙咬住蒂处,做成一只鼓鼓囊囊的皮筏。借着这生命的皮筏,全家渡河。
在动物界,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如果让单个的狗与单个的狼搏斗,败北的肯定是狗。虽然狗与狼是近亲,它们的体型也难分伯仲。但为什么败北的总是狗呢?有人曾就这问题仔细地将狗与狼作对此研究。结果发现,经人类长期豢养的狗,因为不面临生存的危机,脑容量远远小于狼:而生长在野外的狼,为了生存,它们的大脑被很好地开发,不但非常有创造性,而且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存智慧。
狗并不是天生就比狼愚蠢,而是后天豢养的结果。因为万事万物皆有惰性,一旦条件优越。就难免不思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