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性的探索。性,不仅是个人的一种本能,而且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从人类个体而言,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现象,是任何人都不可规避的心理体验;而从人类整体角度而言,它又是人类繁衍、文化传承的基础与手段,是体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人类处于童年时期时是十分幼稚的、蒙昧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远离科学知识的蒙昧状态,他们无法正确解释自然,也不能确切地理解自己,当然包括人类的性行为,所以出现性崇拜,而性崇拜是与性的自然属性即生育、种族繁衍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性的社会属性即约束和限制,也就是说,人类通过社会实践积累起有关性的社会属性的经验,获得一些常识并逐步形成关于性的规范,在向下一代传授有关性的知识和经验时,认识到性不仅是生育、繁衍的需要,也是社会有序发展的需要。
我国性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如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一样,自古有之,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有悠久的、丰富的、灿烂的文化,自然也包括悠久的、丰富的、灿烂的性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在性的方面十分愚昧、十分封闭、十分保守,那是断然不可能建立起光辉灿烂的文明的。”[1]
“正如人们可以想见的那样,像中国人这样有高度文化教养和长于思考的民族,其实是从很早就重视性问题的”。
[2]据研究,中国古代性教育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虽然直到十九世纪未还没有出现性教育这个词,但它所包含的内容一直存在,只是目的、内容、对象、途径等与现代有所不同而已;有关古代性教育发展的代表性的概括是:“始源于远古商周,筑基于春秋先秦,鼎盛于秦汉隋唐,阻滞于宋元两朝,徘徊于明清近代,发扬于新建中国。”[3]
本段摘选彭的博士论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