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一醒扬州梦——穿越杜牧心灵的故乡4

(2009-07-05 18:25:15)
标签:

杜牧

扬州梦

文人

二十四桥

历史散文

文化

分类: 纯属杂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我们读唐诗,往往有恍如隔世之感,它们构筑了如此饱满、充盈、鲜活、自得的心灵世界,山高水长,空谷足音。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荡气回肠的激情,金戈铁马的震撼,一唱三叹的感慨,其创意之新颖,匠心之独运,形象之生动,语言之精练,韵律之优美,底蕴之深厚,意境之高远,涵盖之广博,实属罕见。唐代文人的诗作常常是墨迹未干,迅即光被传抄,洛阳纸贵;或播于人口,或诉诸管弦,或题诸酒肆、茶楼、寺观。上起宫廷,下迄民间,并波及日本、新罗等域外异国。说来也妙,今天的我们再复杂的事物,再微妙的情感,再深刻的思想,只要一句唐诗就圆满解决了。一种文化,特别是蒙有千余年历史尘埃的文化,能这样久远地为人们所钟爱,能与电脑时代的中国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结合得如此紧密,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和谐交融,这种超越时空的诗歌之旅,实乃文化史上一大奇观。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对诗歌的评价极为精当,特在此予以引用——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发现这种灵感和活跃情绪,那些宗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黑暗的生活之上点缀着的漂亮补丁,是与疾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们在诗歌中发现了这种灵感和活跃情绪。

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之于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于这个辛勤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于人们悲伤、屈从、克制等感情,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谁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中国人信奉两种宗教,一为历史,二为诗歌。

文如其人,诗亦如其人。为什么唐代出那么多才子?是因为唐朝有足够充裕的育才、揽才、惜才、识才的氛围。始于隋朝的科举制极大的调动了天下士人赢取功名的积极性,科举取士始创于隋,唐代承袭其制,并加以完善,打破了汉魏以降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使成千上万出身寒门的庶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精神力量是难以现象的,长安顿时成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像现代的高考,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名。而且科举以辞赋为科目,极大地促长了唐诗的发达。你可以想象当年唐太宗的那句不无得意的感叹:天下英雄尽入彀中也!这是怎样的气度呀!

千万别忘了,这里的才子不光是指男人,还有女才子,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李冶,真的是太有才了。这种才能背后是极为强烈的独立和自主意识,可惜如昙花一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则天称皇的正面意义是值得称道的。她将中国的女权主义推到了空前的高度。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地域的宽广辽阔,想来无非几首诗,几个地名而已,它们实在可称为中国人精神的后花园。我在在北京经常看见老外穿着绣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衣服,招摇过市,极为得意。唐诗给我们铺陈了心灵的底色,让我们知道,眼界竟可以如此博大,心灵竟可以如此充盈,人生竟可以如此有趣。它们所饱含的沛然之气,就这样不绝如缕,绵延至今。真的要感谢唐代的文人们,留自你们心灵深处如清泉般的屡屡文脉,能历经战乱、颠扑而不曾遗废,让孤独的我们依然能够徜徉于心灵的故乡,这些可爱的人物可以称作心灵导师,比之如今那些如过江之鲫的大师真不知道要高几许呀。

 

有唐一朝,不足300年,但其沛然的文脉足以令人久久惊叹。我不是历史研究者,也不擅文学研究,只是凭借一些粗粗的分析和比较。历朝历代,其实唐朝的诗歌并不是最多,清人所编的《全唐诗》,收集了唐朝2200多个诗人的48900多首诗,尽管如此,宋朝和清朝的诗歌数量还是盖过了唐朝,举个例子,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强,什么都狠,有生之年据说作诗作多达14000多首,平均每隔两天就要作一首诗,真不知道他老人家精力怎么如此旺盛!但这煌煌万首诗作中,竟没有哪首让人记得住,说明一个道理,胆大和艺高并不成正比。在历史长河的诗歌大赛中,唐朝诗歌终究是拔得头筹。非常之世必有非常之人,现在流行给英雄呀、名士呀、美女呀搞排行榜,我总觉得这是人才缺乏的表现,如果满大街都是人才,你排得过来吗?排行还有意义吗?而置身于唐代人才的灿烂星河,直教人看得眼花缭乱,难分伯仲。清人赵翼说:李杜文章千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平心而论,唐朝之后,有多少人才盖得住唐人的风头呢?

后人论唐诗,公推李杜,李白杜甫,诗仙诗圣双峰并峙,不容置疑,当然文革时期,出了件极为无聊的事,非得给李杜分一个高低伯仲,最后新时期文坛第二面旗帜郭沫若发话了:杜第一,李第二,并有煌煌专著论之,扬杜抑李之举终成笑柄。及至晚唐,又冒出来小李杜。其实这个小字,只是指的是时间顺序,可我总觉得,在很多后世文人的眼中,“小”竟成了水平低的代名词,我觉得相当没劲。臧否人事,离不开他说生活的环境,所成长的时代,实在是不好比的,硬要比较,只能显示出自己的无能。

我总觉得,但就小李杜而言,杜牧的价值其实是被低估了,其实李商隐我也很喜欢,觉得他的才具很诡异,对他的评价,只可会意,不可言说,一说出来,就显得流俗。但是研究李商隐的著作、文论远比杜牧多得多,甚至还衍生出不少索隐派,但就他写的《锦瑟》一诗,就搅得文坛波澜不断,各种奇思异想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难道真有这么好玩吗?未必。相形之下,杜牧就显得寂寞得多,这很不正常。

而放在整个唐朝文坛的兖兖诸公中,杜牧也是被相当程度的被低估和误读了。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后世文人论杜牧的论著,其中也有不少给杜牧说公道话的,但是言之寥寥。真的是太奇怪了!

杜牧已经孤独了一千年,真的不能再让他孤独下去了!

有唐一朝,既能写诗,又能弄文,还能作赋的文人其实并不多,而杜牧就是三者皆擅的少数人之一,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否认,甚至有人认为,杜牧是继柳宗元之后的晚唐第一大家,但提起来总是遮遮掩掩。更重要的,杜牧知兵。用杜牧的话说就是“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请记住,这里的知兵绝对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管用,杜牧曾作《守论》、《战论》、《原十六卫》,颇为后世军事家倚重,还注孙子兵法,并成为有史以来注解孙子兵法最好的“三大家”之一。杜牧的观点是:“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尽管他长期在牛李党争之间受夹板气,可还是能以国家大义为重,上书常常不给他好脸色看的上司李德裕,告诉这个仗应该怎么打,那个仗要什么招,比如唐武宗年间,讨伐抗命的藩镇泽路刘稹时,杜牧曾上书李德裕,陈述用兵策略,李德裕采纳他的意见,获得胜利。很有意思,唐代的文人之间虽然彼此心存芥蒂,可是一旦涉及国家大义,往往能捐弃前嫌,以国为重。从这一点,我倒要李德裕投上一票,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的思维常常是非此即彼,如果要为杜牧说话,就非要一个劲地说李德裕不是东西。历史已经苍老得无法辨认,个中原由,无法穷形尽相,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相处,往往是单处一条龙,共处一条虫,能如杜牧李德裕那样但为家国求同存异的,十分罕见,很值得后世者研究,尤其对中国的国民性改造相当有用。

真的要感谢李德裕,如果不是他抛开朋党之私,启用杜牧的用兵良策,那么杜牧的兵家之称可能会黯淡得多,至少他给了杜牧一个证明自我的机会。后世的研究者把杜牧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是否过誉暂且不论,单就这个荣誉而言,是绝对要记上李德裕一笔的。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直贬弃自己的李德裕竟成了自己的伯乐,历史的吊诡想必一定让杜牧哭笑不得。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文人变得弱不禁风了,及至清朝,蒲松龄笔下的《儒林外史》跑出了一个范进,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实在让人寒心。心雄万夫、拔剑四顾的文人形象竟至于成了稀世珍品,这是中国文人的悲哀。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一个国家只是懂文,而不知武,这个国家可能就彻底松弛了。有唐一代,既能自豪地成为文学家,又能称职地作为军事家的,可能除了杜牧、王之涣等人之外,寥若晨星。如果一个文人能够知兵,其忧国就不会像“漫卷诗书喜欲狂”那样空忧一场,而是更有可能更有能力切切实实的功在家国,尤其在乱世,文人的知兵善战就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甚至潸然泪下,及至宋朝,辛弃疾、范仲淹的胆剑琴心更是将文武之道推向新的高度,成为文人知兵的鲜活例证。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欣赏杜牧过于唐朝的其他诗人。只可惜,杜牧没有像辛弃疾那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般潇洒地“沙场秋点兵”,真的是太可惜了!我甚至想,如果杜牧真的是马革裹尸,而不是终老樊川,历史又会如何评价呢?

中国人都讲求盖棺论定,可是杜牧却盖棺而无法论定,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放在杜牧身上是极为合适的。杜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世的第一评价是:风流,你在网上搜索关于杜牧的文章,几乎没有说杜牧不风流的,这种评价,多有暧昧的意淫的成分,大多不足为观,甚至是极为可笑的。历史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唐朝妇女的袒胸露怀波涛汹涌搁在现在就是道德败坏有伤风化,那你说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在唐朝文人的好色差不多就是一种时尚,即便是好色,也是色之有道,所谓“多情而不色情,风流而不下流”,杜牧绝对是达标的。我们把聚光灯独独打在风流这一个极小的侧面,对杜牧来说是多大的不公呀!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

 

流星路,江湖情(原创短篇小说) 快乐的忧伤   如果我有一个女朋友 永远的流星  心灵的流浪 

一个落魄北漂苦难的2008年 我的牛年相亲小记   我是怎样由一个阳光男孩变成大龄剩男的 曾经

昔日遗憾 永恒的紫色 心中的屈原  心中的你    忘记*想起 我的春天 茶花姑娘 庆国庆七言一首

爱上包养我的少妇  失明的天使 夜殇 执著      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妓女  满江红  挣扎

写在地震周年里的心灵寄语 欧洲杯之德国队     讨伐联众江湖评委的檄文 情感的困惑 无悔

剑侠2行脚商人任务指南 经典QQ签名 我的一天   美利坚是伟大的 男人找到女朋友的八个原因    

测试下“生命定数”  永远的尼采  尼采语录    北漂如何在北京成长 混在北京必备的六大能力 

三国演义十大憾事  三国武将之搞怪语录        潜意识对人的影响  有关清明节的民俗文化

十种值得深交的女孩 真爱与房子金钱疾病无关   网瘾的十大级别 揭密加盟骗子最阴损的骗术

男人女人谁更痴情 男人娶了美女的苦难婚姻     50条恋爱经典剖析 值得深交的男生       

星座潜在的性格(我看过最准的星座解析)      史前超狠星座爱情分析 12星座变态指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