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捐图书还不如捐建图书馆的砖
(2009-06-21 14:16:02)
标签:
余秋雨捐款事件捐建图书馆杂谈 |
分类: 纯属杂谈 |
现在,余秋雨大师到底有没有捐钱的问题总算是弄清楚了。目前综合方方面面的说法来看,余秋雨大师捐的“银子”还在九久公司的帐上,余秋雨大师肯定要实践自己的诺言的。至于怎样来捐这20万“大洋”,余秋雨大师可谓是机关算尽、费尽心思。就目前九久公司提出的给灾区都江堰三所学校捐一万图书(各捐一万册?还是共计一万册?这些都是有变数存在。这也是大师耍赖的习惯使然)。
根据余秋雨大师导演的这出“诈捐”闹剧来看,从当初信誓旦旦,含泪捐20万人民币建学校,到现如今实际在推销久久公司的“库存积压”图书的恶劣行径来看,如果不是萧夏林先生爆料,大师很有可能就不捐了,现在是没办法骑虎难下了。
我们善良的人们更应该提高警惕级别,不能再盲目相信和追随那些所谓的“文化大师”们的忽悠了。他们用区区六万多元的小钱,搬来一些毫无作用的库存积压的图书,蒙蔽善良的灾区群众,还要不知廉耻地歌颂自己的功德。因此,大家纵然不再追究捐20万元无论是建学校还是捐现金。退一万步来说,就根据大师所说捐20万以上的图书想法,那有些道道也必须划定清楚的。
一、图书的关键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知识载体。
也就是说要保证图书的内容和三所学校学生需要相对应,且要品种丰富,不能低级到把自己的“文字垃圾”拿到灾区去“填埋”。
二、关于图书的价格问题。
在下虽说没有在图书出版方面工作过的经验,但也知晓图书也算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仅仅追查印刷成本的话,那是低的令人咋舌的。在写这篇博文的时候专门打电话给印刷的朋友咨询,回答是一般书的纸张加印刷成本不会高于图书定价5%还笑谈如果再高那肯定有人吃“回扣”了。也就是说,要余秋雨大师你捐的图书在折价时一定要说清楚。是二折还是三折抑或是按图书售价结算。这样民众的基本知情权就得到满足和尊重,否则将是后果很严重。
三、关于图书馆的提名立匾问题.
按余大师说法捐了区区20万元,要标榜xxx图书馆,可以严肃地告诉这位余大师,这不是慈善家的行径,这是商业交换的行为。你出钱他为你扬名,最后给你带来名利双收。江苏的慈善家,徐光标先生在地震救灾中的贡献比你余秋雨大师小?还是比你差?你看见哪里有徐光标的学校?哪里有徐光标命名的永久性场馆?说到这里在下都为你觉得面红耳赤。用孔子的话送你“老而不死是为贼”。如果你实在觉得自己捐了图书心有不甘,一定要扬名立万、名垂千史,永垂不朽。在下告诉你,用你捐的20万买建图书馆的砖头,在每块砖上刻上“余秋雨监制”,这样不是达到你的目的了吗?你也不是千古流芳了吗?可惜,20万买砖都不够,不久就成为烂尾楼了,还耽误孩子们学习。再说你捐20万为什么要题xxx图书馆啊,教育局又什么权利这样做呢?你捐的书又不是图书馆,教育局用公共资源让你独享,有没有幕后交易?应该要查查,网友们也要团结起来阻止才对。这次好多作家捐款以后,收到的捐款凭证而已,余秋雨大师为什么特殊呢?如果20万可以有3个图书馆的冠名权,那这次几十亿捐款岂不是碑,牌,匾林立,又是一大景观和奇观了?最后,还要提醒管峻书家,不要配合余秋雨题字。否则,墨宝遗臭万年,后果很严重。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
流星路,江湖情(原创短篇小说)
一个落魄北漂苦难的2008年
昔日遗憾
爱上包养我的少妇
写在地震周年里的心灵寄语
剑侠2行脚商人任务指南
测试下“生命定数”
三国演义十大憾事
十种值得深交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