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米”和“庚饭”掐架,谁得到快感了

(2009-05-24 22:27:53)
标签:

李宇春

韩庚

玉米

庚饭

对骂

娱乐

分类: 我的娱评

“玉米”和“庚饭”掐架,谁得到快感了

李宇春

“玉米”和“庚饭”掐架,谁得到快感了

韩庚

 

在马路边随便拉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问问,他(她)最喜欢的公众人物是谁,他肯定不会说某某科学家、某某领导人、连自个亲人可能也不是,他多半会承认而且理直气壮的说,“我喜欢XX明星”。

 

这是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特质”,这没有什么不好,毕竟“偶像”没有黄昏。毕竟,我们再也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要求孩子们必须喜欢某某某了,基于政治上的高屋建瓴的指示适用于公民社会,但肯定对豆蔻年华的少年不合用。时代在变,特别是网络化时代的提前来临,让我们做着“变加速运动”,不再是单一平面内的活动。时尚杂志、音乐录影带、3G生活包围我们;可乐、巧克力、起司蛋糕成为米饭外再正常不过的饮食消费;当然作为文化市场的主体,演艺产业欣欣向荣,有赖于明星们的出工出力。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就不缺明星偶像,最早的是香港的“四大天王”,再后来电影产业催生出周星驰、巩俐这样的大腕,新千年,“平民偶像”风生水起,特别是“选秀歌手”的集体登陆让华语市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这才,知道了李宇春,和那个很早之前就去韩国谋生活的东北人韩庚。两人的人气一直很旺,旺到湖南卫视的节目收视率一度仰仗二位“大爷”(暂且将李宇春归为爷们,粉丝勿怪)。

 

就我的观察,李宇春和韩庚都会一样“绝活”——跳舞。相对来说,后者的舞技更纯熟,毕竟在韩国练过蛮长时间,而李宇春被人所记住的应该是“中性之美”。我不知道这样的定义是不是对“美”的某种亵渎,但就现实来看,这种颠覆“传统美”的新势力量的诞生也是这个多元价值时代的一种需要。既如此,也无可厚非。

 

所以人们对李宇春长相上的非议或者深层次的气质上的嘲讽都没有意义,“庚饭”(韩庚粉丝群体)在网络上大骂李宇春这样那样,也都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当然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也就不存在“骂”这一说法,辩论才是文明的、合理的方式。

 

不过你不觉得这对于少男少女们有点难么?其实没多大一个事。据新浪娱乐报道,新浪开启“《2061》明星测试团海选”活动,李宇春与韩庚作为人气达人纷纷上榜,此次活动选取“玩家心目中最具游戏气质”的明星,并代表广大的游戏玩家参与到网络游戏的测试当中。活动将在前期进行的调查中获得推荐的人选当中,选取30位各领域明星成为备选,最后将由三位明星亲赴深圳测试该网游,成为该网游的体验明星。消息甫出,“玉米”们和“庚饭”们就在网络上“大打出手”,幸亏是虚拟世界,否则上演“全武行”真未可知。

 

这样的世相并不令人惊奇,当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损失,这只是,这只是,粉丝们在自娱自乐而已。互相对骂有何难,去小区里拉个泼妇比比,看谁丫牛逼。不过,常人都该知道,骂人不会让人身上掉肉,更不是子弹穿膛有性命之虞。粉丝们也该知道,网络拉人气重要的是人的数量,即有效人力,与其扯高嗓门大喊大叫,不如安安静静点击鼠标,这不是更实际些?

 

有意思的是,目前,“庚饭”们在讨论区中已彻底占据上风,看来“玉米”们不够努力、不够强悍。

 

只是我不太清楚这样的骂架堂会继续开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是证明丫们强大,还是无偿地为别有用心的媒体提供炒作的噱头,抑或是你们本来就是群无聊之极的人。

 

真要骂,也该去骂“欺实马”的交警、推皮球的济南卫生局和铁路局以及巴东警方什么的干活。

 

马上读一篇:不折腾和瞎折腾

 

不精彩你找我算账:

 

湖人能不能拿总冠军?

 

 近期目睹之“怪”现状:

 明星吸毒,其弊甚烈    

 名人博客“代笔”的社会积弊

 高考加分和官员差钱  

 工商部门“饭醉团伙”掀得好

 

告别火箭:火箭如斯 夫复何求       火箭: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回一下我的Blog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