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科的困惑

(2019-04-21 14:59:38)
标签:

杂谈

上周六家委会如期举行,本次的主题是商讨5月份举办家校论坛的筹备工作,十一学校提出——建设支持型家庭的构建;邀请了原点咨询中心的老师介绍活动初步设想。

选科的困惑选科的困惑选科的困惑选科的困惑选科的困惑选科的困惑选科的困惑

家长沟通了活动形式和可能的主题;学校拟将此项工作交给高一家委会筹办,因为高一家委会是最正式成立的,由我们牵头组织调查,然后商讨确定方案和模式;学校原点咨询中心全力配合;家委会中MBK和SYR妈妈是资深热心家长,主要由她俩张罗,其他家长补充协助。之后按照惯例,我们各自聊了孩子的情况,能认认真真做准备的家长不多,基本上都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每个人5分钟;由于事先梳理了雯遇到的问题,我不紧不慢地在5分钟之内抛出了这个年纪的孩子们可能碰到的困惑,主管候老师注意到了我的发言,加上之前家校论坛的讨论,候老师提出:分会场可以邀请HXY妈妈谈谈亲子关系的构建,多少让人有点意外,没想到会受到关注。会后欣然同意了两位组织者妈妈的邀请,积极参与讨论;脑子里也简单构思了交流主题——“力学”视角下的亲子关系构建;想把这几年做妈妈的体会梳理总结一下,希望能够勉励自己和其他家长一起培育优质的亲子关系质量。

上周三的晚上,雯主动和我语音联系,交流了1个小时,谈到很多问题,关于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关于努力学习、关于物理的难度等等,总体孩子的状态很平稳;没想到才过了1个晚上,也就是周四的晚上,小家伙的情绪就非常不好,当晚我因为和闺蜜约好了美容项目,晚饭的时候打了一个工作电话,吃饭匆忙,所以忘记给雯留言——无法立刻回复她可能提出的数学或物理疑问;做项目的时候,心里有点惦记着雯,不知道她是否和我微信联系过;那晚因为有赠送,项目的时间格外长;10点左右才结束,准备离开店里的时候,电话响了,振动档的声音显得呼唤更加急促;电话那头雯的声音很低沉——你去哪儿了?为什么不回微信?物理的选科自己都在犹豫了,整晚自己都在复习动量部分,可是一点都没有效果,不会的题目还是那么多;孩子无助的声音和状态,多少让我有点担忧,静下心来和雯一起分析今晚的坏情绪,到底来自于哪里?除了物理的学习难度,我的无故消失、整晚的效率低下,都导致雯有严重的挫败感,而且上午似乎自己对物理刚刚有了点信心和希望,马上晚上难解的题目重重的打击了自己,最致命的地方,所有不会的题目都是曾经做过的;这种情况下孩子住宿,远离家长,必须自己调整好状态,电话里一直宽慰雯,劝她去睡觉,别对自己要求太高;接近11点半的时候,强迫雯挂断电话,因为感觉语言已经帮助不到雯。放下电话,还好,心没有太揪着,相信孩子的状态很快会扭转的;周五全天奔波在北京和上海的往返路上;傍晚的时候给雯电话,感觉孩子的声音很正常、平静,等着爸爸来接;第二天周六早晨还有大学生先修通用学术英语的考试;昨天中午见到雯的时候,提出想和我聊聊物理的事情,我说:先不提是否换选科,咱们先把动量部分的薄弱迷惑点找到,讨论一下;至于换选科的思考放在段考之后。

从我本意来讲,我希望雯坚持物理,因为会教给她从另外角度思考问题,就像我会想到力学视角下的亲子关系,这和我对物理的感情有关;学好学不好,这时候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经过多年的渗透和参悟,能够用独有的思维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我看重的;然而雯的吃力现状,也是让我不忍心劝孩子坚持。上个学期段考结束,其他妈妈看到雯的选课组合,就已经觉得学地理更有利于未来的专业规划,当时和雯交流,丝毫没有任何的犹豫;这个学期雯的物理有进步,但是动量这部分确实难懂,让雯重新产生了退缩,加上她在十一的好伙伴,本学期已经放弃物理,转到地理班级;雯表示:但凡物理和地理各占50%的意愿,她觉得换科都存在风险,因为之前的时间积累成本摆在那儿,变换轨道很吃亏的,必定要追赶;再后来,雯也设想过,如果换为地理,自己可以腾出很多时间学习数学,将会轻松很多;毕竟地理的难度和物理是没法比的;其实雯身上有种不服输、不甘心的韧劲,某种程度上,周四晚上雯的挫败感来自于太想通过段考证明自己学物理没有障碍和困难了;昨晚和雯讨论物理的时候,她说:好羡慕当年妈妈的物理很棒,自己怎么做不到呢?那一刻才感觉,雯给自己的压力很大;我马上宽慰雯:竞争的激烈环境和当年是不一样,而且现在的题目灵活度和难度都超过妈妈当年,千万别背负这个负担去学习物理。一切等段考之后再做决定吧,如果真的要换,已经不能再晚于这个学期了,暑假补补地理,应该问题不大。

雯在学校风云TED——英语专场上的演讲还是引起了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家委会上MBK妈妈一直称赞雯的这个优势非常棒,女孩子学语言多好多好;其实这个阶段雯的英语笔试一直不顺利,让她感觉自己还有很多弱项,比如写作、语法、理解能力等;课外上学术英语辩论,让雯感受到自己和国际部学生综合能力的差异;自信不是没有看到优秀的那种窄视野里的盲目乐观,而是见识过各种学霸人群后的依然肯定自己;心底里希望雯能够慢慢懂得自信的真正坚实与牢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