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

(2019-05-03 20:52:27)
标签:

杂谈

为了准备5月中旬的家校论坛,我们再次相约十一学校咨询室,一起商讨论坛的组织模式;张青老师和候老师已经为论坛内容搭了框架,学校再三考虑,还是决定主导论坛的导向,而不是完全交给家长们自由沟通和分享。那天的商讨从4:30一直进行到7点,期间我们很认识地分析了每个年级的困惑和需求,侯老师指出孩子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适应+巡航,咨询师会结合真实案例,将家长和孩子们可能遇到的困惑及解决应对办法打磨成20分钟的报告,让家长懂得支持型家庭的操作办法和方向,这种认真商讨家校合作的感觉真好,也是我内心认可和喜欢十一的地方,真高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接触到学校的理念和更多优秀的家长。

那天交流的一个中心点:直升的孩子和起点(后进来十一)的孩子相比,高考成绩比不上起点的水平;大家就这个问题一直探讨根源,原本直升的孩子不需要经过中考的刷题,省出一年的时间为高考积累,但是到最后却很奇怪地超不过起点的孩子;我当时的看法:直升的孩子在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上始终没有达到5档,就好像汽车从来没有在这种强大牵引力和加速度下行驶前进,自然后劲儿不足。当晚结束会议后,我去找了雯,和孩子短暂沟通了一会儿,没想到和雯探讨这个问题时,孩子的分析也是让我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么全面和客观:(1)直升孩子的积累基本都在理科上,而目前高考难度扁平化以后,纯粹的理科优势已经在减弱对分数的贡献;(2)现在的选科文理搭配,直升的孩子在初三时只盯数理化,并没有扎实地好好学习其他科目,所以导致在高考时理科优势不明显了,而副科的学习又跟不上;(3)直升的孩子只是在十一学校的初中年级选拔,而起点的孩子是全北京市或者海淀区范围内选拔,生源质量本身存在一定的优质差异;(4)直升的孩子没有经历中考的洗礼,高考的时候就缺乏大考经验,所以结果可想而知;(5)直升的孩子的冲刺能力肯定不如起点的孩子。听雯讲完这些原因,感觉小家伙分析问题多方位考虑,比我们当天老师和家长的讨论要到位很多。

5月8日下午学校要开段考后的家长会,和上学期一样,有专门的成绩分析数据,孩子们也会评学科优胜奖;雯一如既往地谦虚,语文、政治、历史应该都是优胜奖,英语这次阅读理解折了,最后是否优胜还不知道;闺女终究三科优胜的水平,看来4科优胜的突破不是那么容易的,能猜想3科优胜和4科优胜的孩子数量应该相差不少。静等家长会正式的成绩分析统计数据。

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

5.1劳动节,雯和同学一起欢乐谷开心,早早8:00就都等在检票入口处了,孩子们玩得很畅快;雯在十一的新伙伴DY,很贴心很会体谅别人的好姐妹。欢乐谷回来,雯参加大学先修课程的口语考试,晚上一起去看了《何以为家》,比较沉重的难民话题,对雯这次辩论赛有帮助。

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

5.3号,我们的读书会因为牛馨雨(北大法学院专业排名第一)的学霸分享交流活动而变得充实受益,雯说第一次面对面见到这么优秀的学姐,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总结真是到位,优秀的孩子都是努力+方法打拼出来的,她特意强调了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流程讲得非常清晰,这些方法只要孩子们坚持执行几条,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最近雯问我:为什么大家看似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可最后的学习结果却相差很多?这是个值得商讨的开放式问题。

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直升和起点的讨论+读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