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委会的关注点和准备

(2019-04-08 23:12:26)
标签:

杂谈

从上学期开始,十一学校组建了高一年级的家委会,起点和直升的家长都在里面,我和雯爸能入选主要依赖欣怡在学校的良好综合表现;这个月,我们又接到了通知:本周六上午召开家委会,除了沟通孩子的家校情况,还布置了一个调查议题——您身边的优秀年轻人有哪些过硬的素质?他们的成长历程有什么关键因素,尤其是亲子关系上?

十一学校没有行政班,平时和老师的沟通真的很有限,好在我一直比较放心雯,知道她在学校会努力地前行;学校的理念是每个任课老师都了解孩子的情况,问哪个老师都可以,我是那种不想麻烦老师的家长,如果孩子没啥大事儿,是想不起来主动和老师联系的;不过我还是很珍惜每次去开家委会的机会,不光把自己孩子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沟通与反馈,而且也希望和老师家长探讨一下孩子们面临的重要事情;比如这次的议题,让我感觉家委会主管就很关注孩子们现在的素质积累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准备先反馈雯近阶段的困惑和进步:

(1)多任务并行处理时的紧张慌乱心态

有一次我问雯,现在在学校有什么困难或不开心的地方?雯说:一碰到有很多事情需要同时完成的时候,心情就会慌乱,容易产生烦躁和焦虑的情绪;雯会这样的根源,有一部分是因为追求完美的性格,她希望每件事情都可以做好,这需要足够的时间;雯的个性适应单任务处理,最好不要同时承担和进入多任务的准备中;想找机会和雯好好聊一下这种在大学和今后将会常态化的多任务并行处理问题——如何稳住心情,依照优先、重要、紧迫等因素结构化自己的任务和时间;感觉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雯独有的,对于离开父母,需要增强自主管理能力的孩子都应该强化这种能力。

(2)平时作业完成不错,考试的时候却容易犯低级错误

上学期雯就给我看她的小测验试卷,确实有不少低级错误;她总反映:事后看哪道题,感觉自己都会,但是考试现场难免大脑短路;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分析是:心态依然不够平和,把测验分数看得较重,尤其雯计算速度不是那么快,总担心自己做不完;加上考试草稿纸很乱,难免出现抄错的情况,上述心态、担心、草乱都分别加速导致大脑处于欠佳状态影响了它的良好运转;要想克服这些问题,需要慢慢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训练,每个学生要走的路都挺长。

(3)会担心和在意努力之后是否有回报

很多时候孩子会质疑自己的努力效果,如果没有得到付出努力后应得的成就感,会挫伤孩子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如今的孩子努力前行进取的动力缺乏,不求结果,只注重过程,谈何容易。

(4)对待分数的抗击能力增强

雯在十一学校经历了自己的挂科经历,数学和物理应该都体验过;孩子已经慢慢地不会被这些数字轻易打败;关注自己的问题,想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我常和孩子说的,明显地雯对成绩起伏已经“钝化”一些了;不过小家伙依然说:每次考完,不喜欢对答案,不喜欢即将揭晓分数的时刻。

(5)和各科老师沟通问题

雯最近写作业的效率提高不少,学习状态较平稳;今天我分别和英语、物理和数学老师沟通了雯的学习现状;英语上周的月考,雯主观题和作文答得不好,问了黄导;物理老师指出的上课效率问题;数学老师谈到的难题障碍,都是很中肯的建议。

家委会的关注点和准备家委会的关注点和准备家委会的关注点和准备家委会的关注点和准备

身边优秀年轻人的素质问题:

在高校工作,虽说是教书育人的天职,但是全身心为教学付出的老师吃亏;现阶段依然是科研论文优先,不在一定足够年轻的时候积累获得人才头衔,今后的发展都会缺少很多机会。尽管如此,感觉还是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议题。

(1)掌控自己发展节奏的能力

任何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紧要关键处是可以用手指头数出来的(基本用不着上脚),年轻人要能够分辨出哪些是关键发展点,然后用心地投入和奔跑;只要及时赶到站点,搭上汽车,后面的发展是可以借助交通工具的速度和外力的。所以一个人知道自己不同阶段的箭靶子在哪儿,是很重要的;拉弓的积累都是为了箭的方向和速度。举例子:丁老师——30岁左右申请到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重点基金(35岁之前有机会获得各种人才头衔杰青)

(2)关键发展点,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主观的统一性

主观因素:积极沟通的意识(人脉)、用心投入的深度(业务);任何地方任何事情,都存在圈子,年轻人要学会恰到好处的积极沟通,展现开放动态的自己;优秀的人一定首先表现在做事情的态度上,其次是注重业务能力的过硬。举例子:石老师——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历数贝壳所有获奖教师的资料、逐条分析评价依据、演练次数惊人。

(3)差异化——多元智能,优势——规划

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用自己的优势去敲开职业发展的大门。

(4)长期坚持,懂得积累即攀登;能够有智慧等到突破的那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