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潞河书院旧址

(2011-05-21 23:30:17)
标签:

杂谈

    今天下午慕名参观通州潞河中学。且说大清朝同治年间(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的传教士江戴德夫妇不远万里飘洋越海,来到通州,找了块芳草萋萋的绿地,建了个男童学校,称“潞河男塾”;大约六年后(1873年),成立“八境神学院”;至1889年,正式成立“潞河书院”。


    “潞河书院”,这是一所正式的大学,英文名Tungchow College。同时设中学部与大学部,孔祥熙曾在此就读中学及大学课程。潞河书院,后改为华北协和大学,也是燕京大学的前身之一。


 

    校园环境清幽雅致。老校舍高止二三层, 皆为灰砖砌成,有的砖墙上爬满青藤,有扶手的木楼梯也十分别致。学校的主楼名“谢氏楼”(Sheffield Hall ),1903年建成,有钟塔一座。我观其外形,总觉得像美国大学里的学校教堂,现在用作学校的办公楼,并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红楼”。我们入内,看到钟塔上垂落下来的敲钟的粗绳。用手轻轻扯了几下钟绳,不敢用力,生恐钟声叮当响起,惊了校内用功读书的学子。


    谢氏楼后有湖泊小山,古树成林,地上野草丛生,有着春天里特别的一种温暖的绿色。我们沿湖畔曲折的小路散步,看到一只棕灰色的飞鸟打粼粼的湖水上疾飞掠过。这不是北京春天里寻常可见的喜鹊,鸟尾短而成圆弧状。我未见过。大家商量一番,均不知究竟。继续前行,忽听得绿树梢头“咕咕、布布咕咕”的鸟鸣声大作。大家立时相顾而笑。真是最美妙不过的自然本身所带给我们的乐声和歌唱。


    湖畔的绿树掩映中,有潞河中学的老校门。好似西方古城堡大门的形制,只是具体而微了。校门两侧有白色大理石,石上刻字,分别是“潞河中学校”,和“基督圣教会”。校门不大,然而灰墙白石,字体庄严,自然地有种恢弘伟岸的气度。


    今天天晴日朗,午后的灼热的阳光透过大树森森的绿叶照射在青青草地上时,已经变得柔和又淡然了。有那么一刻,我躺在草地上,仰视头上的枝繁叶茂和白云点缀着的蓝天。好像就是童年时的一个梦。


    不远处的草坪上,有三只鹅或卧或站,聚在一处,时而曲项嘎嘎有声。我想近前观看,未料刚踏上这块草坪,一只鹅便起身朝我扑来,在我的腿上啄了两口。显然这块草地是这几只鹅的私有领地,把冒犯者驱逐出去后,这只勇敢的鹅就高扬着雪白的颈子,雄视阔步而去。——这是今天的趣事之一。


    学校里有新旧图书馆各一。旧馆前立有一件校友捐赠的日晷,刻刻光阴,要的是时时警醒。回来的路,坐了个蹦蹦车,十分钟就到了家。住在此地这么些年,今天才知道,离着我们蹦蹦车十分钟的车程,就有一座一百多年前大学的旧址,Tungchow College, 那时他们的课程有圣经、哲学、算学、国际公法、是非要义等。


    他们当时的宗旨之一是“开辟道路”。筚路蓝缕,以启蒙昧;薪尽火传,读书求真的这点光芒,虽然屡被摧残但不会消亡。此文特向那些一个半世纪以前、易服剃发来到这个国家布道办学的美国人遥致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