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丽江被抱走男孩爸爸:“几度抹泪致谢”,为何人贩子最该看这幕?

(2020-08-25 22:09:45)

 

丽江被抱走男孩爸爸:“几度抹泪致谢”,为何人贩子最该看这幕?


825日,云南丽江永胜县被抱走男孩在一山洞内获救,两名嫌犯被抓获。在一定程度上,整个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媒体舆论对于“人贩子”的声讨,似乎才刚刚开始。毕竟,在事发初期的45小时内,媒体舆论的焦点一直聚集在如何寻找孩子的问题上。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媒体舆论的“忧虑”和孩子父母的“揪心”是不一样的。因为,媒体舆论更希望人贩子原地暴毙,而孩子的父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归来,至于仇恨和愤怒,根本来不及释放。当然,就算媒体不报道被抱走男孩爸爸“几度抹泪致谢”的画面,我们也能想象得到失而复得的喜极而泣。


只是,当我们看到被抱走男孩爸爸多次瘫软,几度抹泪时,似乎才能更为深刻的理解痛失骨肉时的切肤之痛。要知道,在男孩未被找到前,无论是男孩父母,还是媒体舆论,都已经做好直面最坏的结果。因为,对于人贩子来讲,当他(她)们的行为激起公愤时,就意味着“拐来的孩子”无处安放。


于此,也就能理解,为何他(她)们会把孩子藏匿在山洞中。 只是,天不藏奸,他(她)们的恶行终究还是败露出来,并且永远地被钉在耻辱柱上。毕竟,对于完整的家庭来讲,孩子突然被拐走,这无异于在孩子的父母心脏上插刀。


所以,回到被抱走男孩爸爸“几度抹泪致谢”的画面上,可能更多反映出的是极度绝望后的逢生之感。因为,对于搜寻地45小时来讲,男孩的父母可能最崩溃,每一秒钟都可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所以,当被抱走男孩爸爸激动地说出感谢的话语时,自然会不由得瘫软,流下情不自禁的眼泪。


只是,对于这些真情流露的表情来讲,仅是给善意满满的众生看,或许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让那些十恶不赦的人贩子们看到,只有如此,他(她)们才能清晰地评估自己造下多大的孽。所以,对于被抱走男孩爸爸“几度抹泪致谢”的画面,真是该反复循环播放给人贩子们看。


当然,从丽江这起成功营救被拐男孩事件来看,对于人贩子们来讲,最怕的就是媒体舆论的持续发酵,以及警方连续性的地毯式搜寻。所以,对于被拐孩子的父母们而言,一定要在孩子被拐后及时报警,并且尽可能地动用媒体力量,只有如此,人贩子们才能担惊受怕,才能早日浮出水面。


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人贩子们是非正义的。并且,当下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同往日,信息的交流效率,追查的手段应用都比过去好很多倍,这就导致,人贩子们想要彻底做到瞒天过海,滴水不漏,基本上不再那么容易。而且,随着打拐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想必未来的打拐成功率会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媒体舆论对于人贩子们早已愤怒到极点,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全民追踪的局面。于是人贩子的路越来越窄,就意味着孩子们越来越安全。当然,回到个体家庭的防范上,作为父母来讲,还是要尽可能的做到万无一失。毕竟,并不是每一次打拐成功,都能迎来“大团圆”。


另外,对人贩子们实施重刑,应该尽快提上日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拐走孩子意味着“杀死”完整的家庭。因为,对于亲缘的勾连,仅靠理性是无法释怀的。这种情况下,要想尽可能地杜绝拐孩子的恶行,就必须要通过重刑去威慑。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拐孩子也存在“利益平衡的逻辑”。


坦白讲,如果人贩子们认识到拐孩子意味着“自寻死路”,很可能就会降低拐孩子的意愿。至于有不少人提到的重刑,可能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其实根本不需要考虑。因为,比起小概率的“撕票”存在,零容忍的“重刑”才最解决问题。


尤其对于十恶不赦的人贩子来讲,可能最贪生怕死。因为,他(她)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孽,而是认为比起自己的贪欲,别人的痛苦总是可以被牺牲的。所以,要想彻底打击他(她)们,就必须下死手,直到让他(她)们彻底怕了,不敢了,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于此,无论拐孩子行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该被原谅。在基本的共识中,拐孩子的主要目的出于“养育”,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工具化”孩子的过程。并且,一般来讲,因为被拐的孩子和未来的父母没有血缘关系,这就导致被拐孩子的安全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不过,这还只是停留在孩子安危的审度上。要是评估孩子原生家庭的摧毁上,可能更会让人感到撕心裂肺。因为,亲缘性的勾连,属于生命的基本底色,只要被破坏掉,就意味着永远无法修复。所以,当被抱走男孩爸爸“几度抹泪致谢”,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他已经深陷绝望之中,就算孩子已经找到,也需要很久才能平复心境。


只是,就被抓获的两名嫌犯来讲,他(她)们可能会流下“忏悔的眼泪”,也可能会说出“沉重的对不起”。但是,这并意味着他(她)们已经彻底反省过。因为,在他(她)们隐秘的角落里,还存在“不幸被抓”的回声。所以,能判多重就判多重,并且坚决不要给他(她)们减刑的机会。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