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6月5日,江歌母亲江秋莲起诉刘鑫“生命权纠纷一案”,在当地法院召开庭前会议。据江歌母亲的代理律师称,江歌母亲和刘鑫均未到场参加庭前会议,并且,江歌母亲江秋莲提出200余万元的赔偿诉求,案件将于6月30日正式开庭审理。
坦率地讲,“江歌案”(2016年11月3日案发)随着凶手陈世峰的伏法(2017年12月20日,陈世峰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已经算是落下帷幕。但是,作为“江歌案”中的关键人物刘鑫,因在案件中存在道德层面的责任,从而成为案件争议中的“核心人物”。
这个过程中,“江歌案”的存在感已经不强,转而成为江歌母亲江秋莲和刘鑫之间的恩怨问题。当然,最初的时候,江歌母亲江秋莲只是基于“江歌案”的案情在怨恨刘鑫,更多是以道德的审视在追问刘鑫。但是,在“江歌案”的审理过程中,因刘鑫的表现“有失道义”,让江歌母亲江秋莲彻底陷入死磕的境地。
就事论事的讲,“江歌案”的直接凶手是陈世峰,而不是刘鑫。但是,因刘鑫在案情中的角色微妙,那么她的态度对“江歌案”的定性,就会起决定性作用。可惜的是,刘鑫并没有担起她的责任,无论是面对案情,还是面对江歌母亲江秋莲。
所以,导致江歌母亲江秋莲在“江歌案”结束后,始终无法释怀。虽然,借助舆论的风潮,刘鑫已经受到各种道德性的审判。但是,她始终在面对“江歌案”上,并没有表现出真诚的一面。所以,无奈之下,江歌母亲江秋莲只能通过法理的手段,来让刘鑫“认错”。
不过,就目前来看,以“生命纠纷权”对刘鑫进行追责,很大程度上,也只能转向民事责任层面。并且,能得到实际性补偿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所以,对于江歌母亲江秋莲所提出的200余万元的赔偿诉求,可能只是继续死磕刘鑫的幌子而已,而索赔诉求并不是真正的目的。
要知道,江歌母亲江秋莲和刘鑫的恩怨,可能永远无法超越道德体系,即便诉诸法理较量,也只是“撕扯路径”在变换,本质上依然是“道德恩怨”的问题。所以,刘鑫方面一直“消极回应”,可能也早已知道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因为,仅是道德层面的审判,舆论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要是江歌母亲江秋莲不继续死磕刘鑫,可能,她和刘鑫的恩怨也将被公众忘记,到那个时候,她再想把刘鑫推上“舆论的烧烤架”,就不再那么容易。所以,只能是,借着“江歌案”的余温,持续烘烤刘鑫。
所以,我们会发现,不论江歌母亲江秋莲有什么动作,人们的情绪流都会指向刘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果只是想要刘鑫站出来道歉和服软,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但是,作为江歌母亲江秋莲而言,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想让刘鑫好过。因为,她深信自己的女儿江歌是刘鑫的“替死鬼”(而且还没有得到真诚的道歉和认可)。
要承认,舆论一直在围攻刘鑫,但是,也只能基于道德标签去围攻,因为在法理上,她不是真正的凶手,起码江歌不是她杀死的。至于,人们对于刘鑫在江歌案中的角色认定,更多是基于逻辑性的表达,而非事实性的追问。所以,“舆论围攻”至今为止,也很难再玩出大花。
于此,江歌母亲江秋莲走上法理的路径,可能算是最后的博弈。很多时候,对于痛失亲缘的“我执”,除却真正的内心安慰,更需要的是真实的“努力维权”。至于,结果本身并不重要。因为,人们常讲,“努力过”,“拼命过”,“争取过”,如果依然没有结果,那么只能算“命运不顺,世道不济”。
因为,就在稍早前,江歌母亲江秋莲在社交媒体中称,今天是她和“刘鑫”对簿公堂的“第一天”,她既期待又紧张。因为,她很清楚,这次诉讼的“不确定性”。甚至,作为她的代理律师在回应媒体的询问时,更多也只是在强调“给公众真相”。至于,这场诉讼来讲,并没有过多谈论。
因为,要是“刘鑫”存在法理层面的问题,可能三年前就已经被“惩治”。所以,就江歌母亲江秋莲的诉讼请求来讲,更多只是她“单方面的我执”。虽然,她能在舆论上赢得一定的支持,但是,不见得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只能是“死磕一天算一天”,直到心灰意冷,心如死灰。
当然,刘鑫方面的压力,应该也不会太小,这从她改名字的动作上,就能有所察觉。所以,舆论总强调“该死的人没死,反而逍遥着活着”,其实也只是反差性的表达而已。说实话,作为正常人,不可能无动于衷。只不过,回到人性的幽暗之中,刘鑫的自保的逻辑确实太过明显。
说实话,对于“江歌案”的发生,刘鑫应该也是有责任的,同时也是失控的。但是,在“江歌案”中,她的表现失常,却令人感到费解。说实话,作为案情的关键人物,应该为江歌的死讨回正义才对。可惜的是,面对悲剧,她被自己的错误彻底埋葬在人性的幽暗里,所以她“一错再错”(陈世峰作案时,她没有挺身而出;审判陈世峰的时候,她依然没有挺身而出)。
不得不承认,人世间的是非曲直,有的可以“掰扯清楚”,有的只能是“认命装瞎”。尤其,关乎人性是非,道德伦理层面的问题,基本上是无法讲清楚的。说实话,真正的凶手是陈世峰,刘鑫只是其中的关键人物,而江歌更像是被卷入的无辜者。
而对于江歌母亲江秋莲而言,要的只是“女儿江歌的尊严”和“自己的慰藉”。但是,这些刘鑫都没有给。说实话,如果刘鑫在审判陈世峰的过程中,能积极地提供更多有利于重判“陈世峰”的证词,那么江歌母亲江秋莲就不至于如今这般不讲情理。
只是,人遇人,事遇事,很多阴差阳错往往不可掰开来看。很多人说,江歌的死缘于自己交错朋友,可是,如果仅是这样简单的逻辑,那么“江歌案”的发生,更多就是缘于“刘鑫认识陈世峰”。可是,我们都知道,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因为,要是如此追究,事情不会有结束的一天。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