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领导力的正道-刘澜《思想的郊区》——寻找管理中的“相对的绝对”

(2013-03-29 17:48:33)

寻找管理中的“相对的绝对”

 

在《思想的郊区》中,有一句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所喜欢的格言:“真理只有一个,圣贤以许多不同的名字称呼它”。

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增强了我的自我认同感。在多年前,曾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

“在我的思维世界里,我把交易与交换看成一个“同构因子”,即众事物中共存的东西 。类比于基因,同构因子也具有一个“时空调控”的问题,即什么时候在何处表达,表达多少。……正是因为在我心里有着这样一个同构因子的概念,所以我总觉得人们在重复的发现、阐释同一个问题。“

这样的观念对于我是根深蒂固,所以,一直倾向于从不同的领域借鉴经验,或者说寻找那些“不同表达中的同一性”。比如最近就通过科斯的《变革中国》及一些历史中的变革事件,来思考企业变革的问题。

人,真是一不小心就会背叛自己。可见本尼斯强调的认识自己和施展自己是多么苦难的事情。阿吉里斯认为,有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分。我的使用理论与信封理论是不符的,虽然编造的“同一性”概念较之“真理”已经弱化了绝对性。

真理,是一种社会建构,是情景的,是多元的。如果不是“真理只有一个”,那么圣贤们如何命名它、称呼它。圣贤们的不同称呼指向的是同一个真理吗?也许是我不喜欢“真理”这个词吧。绝对性,在增加人安全感的同时,也束缚了人、固化了人。

布坎南在描述自己的基本态度时强调,不是绝对地绝对的,也不是绝对地相对的,而是相对地绝对。如果把“同一性”理解为“相对的绝对”,那么就暂时接受这一概念吧。我可以继续寻找管理学中的“相对的绝对”,但是警惕陷入“绝对的绝对”。

一些企业家读一个EMBA,上个培训课程,听到的、看到的,只要觉得好,一兴奋就将其搬到自己的企业做起来。这精神是可嘉的,但这与见到美女就想娶回家没什么两样。都是在显露一个事实,那就是思考的匮乏和欲望的贪婪。

作为企业家,多一些思考,别相信有什么“绝对的绝对”;对于管理理念传播者,别将一己之见动辄上升为“绝对的绝对”;对于管理学研究者,多做一些“相对的绝对”的研究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