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经理世界企业社会责任csr丰田谷歌宝马西南航空吉姆柯林斯财经 |
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误区?
企业的社会责任(CSR)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创造社会价值?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了。要回答并真正地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是正确地界定这个问题。所谓CSR,就是以企业为中心,以经营活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为外围的价值创造。而一切争论的焦点则是这个半径的大小,从只包含企业本身,到包括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社区和环境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从辩论的角度上看,无外乎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道德层面,就是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的问题。一个是利润层面,就是做什么、如何做可以创造利润。但是,这两种解决问题的入口,在实际操作上的价值都是值得怀疑的。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判断,也不是利益判断,而是能力判断。即是否有能力扩大社会责任的半径,是否有能力达致生态圈的共生共赢。
关于CSR的问题争论不休,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就是因为错误的陷入道德与利益辩论的局限中了。所以现在需要的是,转换一下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CSR首先是一个能力问题
当我们把社会责任问题定义为能力问题,那么就会审视自己的能力构成,就会发现为了肩负社会责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不但不会浪费某项能力,还会利于挖掘、提升一些能力。拉金德拉·西索迪亚、戴维·沃尔夫、贾格迪什·谢斯这几位专家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定义了一种类型的企业,叫“友爱的公司”(FoEs),这些企业以服务他人为目标,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着想,对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公司所在的社区、投资者一视同仁;为员工提供令人羡慕的薪水和福利;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公平的对待供应商;持续的创造价值,不会以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代价;对股东的回报是惊人的,引导企业平衡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社会里一股积极的力量。
那么这样的友爱公司,在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情况下,其经营结果如何呢?这几位学者筛选出来28家企业,比如丰田、西南航空、宝马、好事多、Google、IDEO、Whole Foods等,并将这些公司和吉姆·柯林斯的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列出的11家公司做了一番比较,结果显示:
Ÿ
Ÿ
Ÿ
放弃肩负社会责任是一种商业能力的堕落
让我们看一下Whole Foods的例子。这家超市拥有194家分店,每年创造近60亿的市场销售总额。是美国按每平方米面积计算,利润最丰厚的食品零售商。获得如此大成功的Whole Foods超市如何看待社会责任问题呢?在涵盖其经营理念的《共存宣言》一书中如是说:“让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和达到我们的标准就是我们的目标,Whole Foods超市领导层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要确保各层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愿望和需要得到有效的平衡。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它要求我们每个人耐心倾听、认真思考、诚实做事。寻找双赢的方法使任何冲突得以协调解决,创造和培育这一利益相关者社区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
Whole Food早在上市的七年前,就起草公司使命宣布把5%的纯利捐献给社会,这项政策已坚持了20余年。那么,这样一家公司凭什么能从传统的、成熟的零售业异军突起,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呢?在80年代早期,伴随着美国越来越工业化的食品业,人们愈来愈担忧杀虫剂和化学添加剂在食品供应中的问题;人们的食品健康意识增强,渴望购买非化学合成食品的消费群体快速增长;人们渴望采用一种可持续的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Whole Food成功地抓住了这一消费者需求趋势的变化。
我们看到,Whole Foods不仅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其成功的商业模式本身就立基于社会责任,这难道不是一种商业能力吗?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