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雪归:花儿绽放 花儿不败——写给我们的鲁十七花
(2012-07-20 17:55:45)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其它 |
花儿绽放
——写给我们的鲁十七花儿文学小组
雪归
带着文学理想,我从几千里外的青藏高原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在一个有着几幢别致新颖的、颇具民族风情建筑的阔院里,我见到了鲁迅先生——凌厉瘦削的面容,冷俊忧戚的神色。我在先生的塑像前驻立良久,并按青海朋友临行前的要求,将他们和我的敬意一并转达给先生。
在之后的一百多个日子里,我在这个有着许多大师的院内,收获了来自这个与文学理想有关的一所学院的真诚与热情,收获了与文学理想有关的众多老师的关怀与体恤,收获了与文学理想有关的多位学友的温暖与情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的一场不期而遇——我与鲁十七的花儿文学小组有了不解的缘情,成为我的鲁院记忆中陡增亮色的珍贵一笔。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三江源清冽纯净的圣水将这朵艺苑奇葩浇灌得异常鲜艳夺目。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放声唱起花儿。这风情独具的民间山歌,悠扬高亢的曲调,低回婉转的唱腔,曾令我无比痴迷于民间艺术的非凡魅力。在鲁院,我经常与来自云南的陈鹏、宁夏的马占祥、新疆的董志远、天津的王震海、山东的祝红蕾、湖南的聂元松、贵州的孟学祥、北京的川妮几人谈文学、谈理想。无数次,我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我们探讨研读,争论激辩;我们尽情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嬉戏,一任浪花飞溅。这个时候,马占祥的宁夏花儿便开始助兴,听着那熟悉的花儿曲令,在几千里外感受坚守理想的快乐,收获友谊和真情,我们的花儿文学小组,灿烂地绽放在鲁院。
多么难忘,我们审查入会申请时的严格挑剔;多么难忘,我们挨个当轮值主席就职演说时的纵情恣意;多么难忘,我们研讨作品时的投入认真;多么难忘,我们开瓜会时的朗声欢笑;多么难忘,我们举办沙龙时的精彩瞬间……
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学小组口号:引领、视野、关怀、温暖;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学原则:宁缺勿滥,贵在真诚;我们还有了自己的LOGO:两朵怒放的花朵的形象。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马占祥的热情与真诚:那是在天坛公园,看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大爷上几十级台阶十分困难,马占祥立即上前,伸出了双手,在台阶一侧的坡面上,一步一步将老人的轮椅拉了上去,三十多度的高温下,汗水立即打湿了他的全身,他独特而纯粹的诗人气质在花儿文学小组尽显无遗……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陈鹏在深夜勤奋地创作,于第一时间从QQ上发来让我们指正。在鲁院写下并发表多个中短篇小说的他,博闻强记,见解独到,才思敏捷;在鲁院组织的篮球比赛场上,他纵横驰骋,俨然黑马……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董志远,喜好金石书画的他,在学习间隙管理班级博克,还为我们刻下了多方印章。看着他被刻刀伤过的手,在他的宿舍吃着我们从“国际饭店”(鲁院附近有一家清真餐馆,因花儿文学小组有同学吃清真餐,于是我们便开辟了第二食堂,因多见黑、白、黄各种肤色人种就餐于此,餐馆于是得来此名)订下的大盘鸡,喝酒,唱歌,我们纵情享受由文学理想衍生出的快乐。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王震海,带我们去他的驻地天津游玩时,他手上始终拿着一张清单,那是他列下的准备带我们去的地方。我粗数了下,居然有二十多处。那一天,他身兼数职:花儿文学小组主席,天津游导游,亲自开着别克轿车无怨无悔地当司机,亲自出马当摄影师……无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孟学祥,那永远的大哥式的经典微笑是鲁院温暖的记忆之一,宽怀、和善,沉稳、大度、严谨、认真、热情、真挚,他的优点几乎说不完,他让我们花儿文学小组的凝聚力更为增强,是我们永远敬爱的大哥。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祝红蕾,一个聪明、善良、可爱、活泼的山东女孩,总是语出惊人不说,更是常有惊人之举。离别时候,她发着高烧,仍然坚持将先离开的花儿文学小组成员一个个送出学院,依依惜别的情意让人难忘。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聂元松,这个来自湘西的土家族姑娘,有着这个民族特有的气质与个性。我们品尝了她从家乡带来的土家酒,品尝了她从家乡带来的腌肉和咸菜,和着那浓烈的美酒,共同感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间醇香至真的美好情谊。
我记得花儿文学小组成员川妮,记得她申请入会时的那份诚挚。她原以为我们只是玩玩,她没想到我们对文学有如此热忱和激情。那一天,我们集体举手表决时全票通过了她的入会申请,大家开怀畅饮,为小组又加入一位实力雄厚的组员而高兴。
我是花儿文学小组的第四任轮值主席。初加入时花儿文学小组的四位元老——马占祥、陈鹏、董志远、王震海对我的加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坦诚、阳光深深地感染着我,让向来习惯了独处和安静的我有了被接纳和被包容的感觉。从此再不是一个人坚守在向着理想的的道路上,我有了一个新的文学集体。他们开玩笑说四个全是男生,我只能算半个。于是,在学院组织社会实践之时,我们慎重地拍下了四点五个花儿文学小组的珍贵合影。
我们有共同的文学理想,我们追求,我们坚持,我们热爱,我们浪漫。从高原的滴水成冰的季节里的坚守,到向住了多年的学院等到春暖花开。课堂上,融合古今,学贯中西;课堂外,社会实践,篮球比赛、联欢晚会、文学对话、桑椹诗会……进入这不设围墙的学院,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花儿文学小组,花儿在鲁院尽情绽放,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在大声地告诉这个世界:我爱花儿!我爱你们!
我们的交流:真诚、尊重、珍惜;我们的样子:浪漫、严肃、可爱;我们的共处:温暖、和谐、温馨。在鲁院,我渐渐体悟到,这里是一个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并思考的地方,在鲁十七的花儿文学小组,我更深切地有了归属感,觉得自己被重视,被关爱,并被温暖地注视……
在繁华喧嚣的世界里,能有这样一段时间,能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用文学温暖和照亮自己,我也有理由更加坚定地走下去。鲁迅文学院,鲁十七,鲁十七的花儿文学小组,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