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院涂鸦(二十五)

(2012-04-30 00:34:34)
标签:

鲁院

文学

缘分

风景

图书馆

宽容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鲁院涂鸦(二十五)

鲁院喧嚣的文学让我很寂寞。

到这里来学习的人,不知是否都有这种感觉,都认为自己是在跟文学套近乎,但实际上,走进鲁院,我们的心距离文学就远了。距离的标志是话题,话题中文学的成分远得几乎渺茫。前一段时间的话题是猫,是那些怀春而到处游走的猫,公猫们寂寞难耐的呼唤总是会引来一次新的谈资和热议;后来的话题又变成了谈论政治,是那种竭力把文学推离政治,只是对政治喋喋不休地议论的谈论,仿佛是聚在一起后没什么话说,然后把一个话题挑出来,形成一个共同的谈资,谈论就自然是不会注重结果的;再后来就是关心领土问题,就会群情激奋地就黄岩岛事件中某小国的不自量力进行抨击,大有军人的勇猛气质……谈论的话题中,文学反而被语言边缘化了。

鲁院让我不再去想文学。

鲁院是家,这个家的概念是把我们这些人都变成孩子,孩子的标志是无忧无虑。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真就什么都不去想了,除了遵守和记住上课的时间,除了按时到食堂去吃饭,然后就是玩耍,看电视,上网,偶尔看看书,过着这样悠闲自在的日子,还去想什么文学呢?于是,文学不知不觉地就远了。过了一段时间,才又慢慢觉得,在鲁院的日子并不是远离文学,鲁院的闲情逸致是让文学在一种静态的蓄积中慢慢成长,待长成美丽勾人的情种后,才慢慢把文学的魅力释放出来,让人迷离和陶醉。

鲁院的文学迷失在美丽的环境里。

在鲁院,有两大景致是必须要看的,一个是到图书馆去看书,一个是到门前去看景。图书馆的书可以借出来,可以带回宿舍慢慢观赏,所以跑图书馆的次数就不是很多。鲁院门前的景致是那些散发着魅力气息的花树,有玉兰、海棠、红梅、樱桃、梨树,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树,开花的时候,它们都争先恐后地,将花香洒得满院都是。因为花开得很短暂,更不能像到图书馆去借书一样,把花拿到宿舍来欣赏,到院子去观景的次数就比到图书馆多得多。但好景不长,不久后花就不在了,叶也长出来了。若要以美丽而论,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喜欢那些衬托着花的叶,花的娇艳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但因其短暂,就缺少留恋的价值。叶虽然不如花那样娇艳动人,却经久耐看,越长越养眼,越长越风情万种。只有在叶的装扮下,树也才真正美丽,才真正显出风韵来。闲暇的时间里,总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走一走,文学就被抛到了脑后。

滋养作家的文学不在鲁院。

在鲁院听课,听的是老师们的知识,亦或是老师们的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有时是远离文学的,它们只是文学的营养,是促进文学在某一个环境中长出来的添加剂。对于到这里来学习的人,最需要的是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营养,如何掌握这些营养的配方,如何把营养适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而不是把这些营养当成尚方宝剑,当成滋养作家的文学。真正滋养作家的文学,存在于作家的生活中。学习应该也就是学会把营养带走,带到生活的土壤中,培养和种植自己渴望知道的文学种子。所以在听课的时候,有些课,感觉对自己很有用,就听得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很详细,有些课,感觉有点偏离自己的吸收,就听得很粗糙,笔记也记得很粗糙。

忙碌的文学不属于鲁院。

鲁院的生活是宁静的,这种宁静是属于一个人的顿悟。有规律地生活着,那种忙忙碌碌的神经突然间就松驰下来了,松驰下来后才想到生活,生活更多的是需要宁静,而不是忙碌,现实中我们却把忙碌当成了生活。除了上课,鲁院没有人叫开会,没有人组织学习文件,更没有人因评先选优而勾心斗角。然后就放松了绷紧的戒备心理,就松驰了那棵紧张的神经,就生出了对人宽容,对事宽容的心态。五十一个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再加鲁院的老师和上课的老师们,因为缘分才走到一起。这次相识的缘分过后,有的人,也许今生恐怕难以再见,自然很多东西都应该值得珍惜。相识、相知、缘分、友情等,有些东西,在忙碌的文学世界里是感悟不到的,也因其如此,得失的计较就没有必要。我喜欢到池塘边去喂鱼,就是因为这种安静的心情,才会平和地看待那些相伴我们的生命。这样的举动,只有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才会想到和做到。生活往往都是因热闹过盛,才让我们失去了关爱身边人和事的耐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