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院涂鸦(二十四)

(2012-04-28 22:39:04)
标签:

鲁院

放假

烦躁

清静

纠结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这一周,于别人来说是期待,而于我来说则是纠结,别人是期待五一放假后好回家,而我的纠结却是没法回家。对我们这些来自遥远边陲地区的人,北京太边缘了,她使得我们来一次也不容易,要离开也不容易。

因为纠结而就生出了一些烦躁,课听起来就不再像之前那么认真,尽管也不缺课,尽管也耐心地坐在课堂上,尽管也认真做笔记,而课后翻开笔记本,记录下来的东西好象就缺少了许多回味。

而说到听课,就很想说说雷达老师的课,雷达老师是全国知名的评论家,在得知他要来讲课时就充满了幻想,因为自己的创作长期都处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都是在缺少一种认识高度的基础上去创作,就很想能够从雷达老师那里获得一些理论上的帮助。但出乎意料的是雷达老师的讲课并没有像意想的那样让自己的心跟着产生共鸣。也许是缘于自己的认识肤浅和修养不够,对课堂上老师对别人作品的解构、分析和引申,然后过多地强调的创作技术问题,就接受得不是很好。在雷达老师之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毅教授的《解读唐诗与知晓中国》,这堂课王毅教授站在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的立场,对唐诗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解析,自己虽然也是接受得不是很好,但对王毅教授那种真正做学问的立场,还是很感动,也很敬佩。

作品是作家的立场,也是读者诟病的对象。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作家,也没有作家会写出十全十美的作品,更不会有对一件作品完全满意的读者。研讨作品,就是让读者对作家的作品给出评判。但近年中国的研讨会好象都是一边倒的会,都是说好的声音一大片,批评的声音听不见。周五开展的学员作品研讨会也是如此,听到说好的声音也是比批评的声音多,甚至有个别声音偏离了作品,而对作品的主人大加赞赏和恭维,有点让人迷惑。感动的是发言的同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管是对被研讨作家作品的赞扬和批评,都从内心说出了自己的声音。

近来变得越来越懒惰,流水帐的涂鸦也越来越不想写了。屋外的风好象总是在捉弄人,每当放假,大部分同学都离开鲁院回家,而只剩下少部分同学寂寞地呆在房间的时候,就呼呼地刮了起来。来了这么长时间,不想家是假的,因为路途迢遥,只能压抑着那种想家的冲动。世间事其实是很公平的,得到一样东西,然后又不知不觉地失去一样东西。有些得到和失去,会很快感知到,而有些得到和失去,却常常都弄不清楚。省作协一朋友告诉我,省文联的几家杂志转制改企后,引发了很多矛盾,突出的矛盾是员工不想转为企业身份,不原意参加改制,到文联提要求,然后问我的情况。我能说什么呢,改制是大方向,谁也没办法扭转,像我等不能自己主宰命运的人,干脆什么都不管,随大流,服从安排,唯其如此,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纠结的事很多,而鲁院这样清静的环境正适合让内心慢慢平静。关在房间里,听那种让人心情缓解和平静的歌,也不失为一种释放焦躁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