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院涂鸦(二十一)

(2012-04-18 22:38:22)
标签:

情感

解剖

裂变

杜尚

超越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在鲁院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每天早上,都会早早从床上爬起来,一个人到院子中去走上那么几圈。除了锻炼,内心还是渴望一种清静,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干扰下享受到的清静。春天一天比一天多彩了,气候一天比一天炎热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复杂了。看得出,我们这群抱着文学梦走到这里来吸收氧气的人,也一天比一天躁动不安了。

还是说说学习吧,学习的收获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这样一个充满知识气息的课堂,不管是什么课,我都能感受到一股新鲜的气息。比如今天吧,听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讲《当下散文的几个问题》,就有了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彭先生的许多观点也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但由于站的高度不同,我的思考就无法上升到他的那个高度。写了那么多年散文,我一直力求真实,一直力求以情来打动人。但是如果叫我像彭先生写《娘》那样,用情感裂变的利刃,一点一点地肢解自己的感情,肢解自己生命演变中变态的善恶,我肯定办不到。这就注定了我写不出像彭先生写《娘》那样引起很多人共鸣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我相信相当一部分人也写不出来。尽管彭先生在课堂上讲得十分动情,讲得泪流满面,讲得很多人都跟着他流泪。

人的情感有什么样的感受,取决于每个人对一生幸福指数的理解。作文也是这样,作品的情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都是由人的幸福指数来决定的,什么思想、什么主义、什么高度,那都是语言形成文字后,阅读者对文字中那种看不见的禅意曲解。现实生活中,人的身上都潜藏着许多让人不敢正视的劣根性,有着许多不敢示人的阴暗面,做过许多愧对人性和良知的荒唐事,但又不敢承认,害怕被人发现更不敢用文字去进行解剖。于是就寄希望于碰到一个勇于解剖自己的人,通过观看别人血淋淋的解剖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此求得良知上的片刻宁静。

什么是作家?作家就是这样一种人,将自己的情感解剖给别人看,让别人与自己共鸣。在同一个手术台上,只不过有的作家将自己解剖得很彻底,连尊严的隐私都不放过,这样看的人就会多一些。而有一些人只是解剖肢体器官的某一部分,还半遮半掩地保留部分隐私,保留很多不想示人的东西,这样看的人就会少一些。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成功和影响的概念吧。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瑞芸,引导我们去感受《艺术中的超越状态》,给我们介绍了法籍美国艺术家杜尚,让我们有幸感受到了杜尚对艺术的追求和超越。课后对超越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何谓超越,超越就是放下,就是重新寻找,就是重新获得、重新开始。既然作家把写作看成是表现人生的痛苦和挣扎,表现情感的安宁,幸福的境界,表现人性的向往和追求,那肯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超越了。而真正要做到杜尚那种,“把生活降到最低点来保持人生的自由”的超越,我肯定办不到,很多人也都办不到。

下面是杜尚的一段话,看看人家怎么说,看看人家怎么超越,这样的超越,能做到吗?做不到。既然做不到,就好好做自己,做一个平庸的人吧。

“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做太多的事,要有妻子,孩子,房子,车子。幸运的是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相当早,这使我得以很长时间地过着单身生活。这样,我的生活比之于娶妻生子的通常人的生活轻松多了。从根本上说,这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所以我可以说我过得很幸福,我没生过什么大病,没有忧郁症,没有神经衰弱。还有,我没有感到非要做出点什么来不可的压力。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过类似要求:早上画素描,中午或晚上画草图等等,绘画对于我不是要拿出产品,就要表现自己的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