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院涂鸦(二十)

(2012-04-15 22:48:57)
标签:

洛阳

龙门石窟

佛教文化

目光

思想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社会实践活动在一种期待的心情中到来了。

411夜,在北京西站踏上火车,鲁院首次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拉开了序幕。此次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是河南的洛阳和焦作,洛阳是中国古都,更以牡丹花而有名。在历史的演变中,洛阳充斥着很多与牡丹有关的传说,也留下很多文人骚客书咏牡丹的词韵。虽然现在到处都可见到牡丹花,但能到洛阳去欣赏一次牡丹花开,感觉别有一番韵味。

鲁院涂鸦(二十)

夜深后,火车上喧闹的声音终于平静了,从睡梦中被对床鼾声惊醒的我再难入睡,于是起床坐到过道边的凳子上,把头挤出窗帘,欣赏着车窗外的灯火一倏而过。中原大地上很少看见山,车窗外的灯火也是一盏接着一盏,沿着长长的铁轨,扯成一条长长的火绳。

鲁院涂鸦(二十)

洛阳古都以寒风和一场小雨迎接了我们的到来,站在洛阳的土地上,早已没有了来时的那种激动心情,加上头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坐在大巴车上反而感觉有点困,只想能够好好睡一觉。但导游的解说总是没完没了,无法让人入睡。

洛阳有着让人震憾的文化冲击力,这种冲击是来自洛阳的历史,而洛阳的历史又来自现在还能看得见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现存的十余万尊佛像、二千三百多个窟龛,加上中国佛教第一祖庭——白马寺,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中书写了厚重的一笔。面对着这些历史文化,特别是面对龙门石窟那些栩栩如生的石雕佛像,有种苍茫感就从心底慢慢地涨了出来。历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其实并不遥远,遥远的是,现代人总是记不住历史,总是爱把历史忘记。

鲁院涂鸦(二十)

除了历史,还有一种文化也会让人震憾,就是龙门石窟的佛教文化。骨子里我并不信佛,但对佛文化却充满着敬仰之情。走到任何一个佛教文化浓郁的地方,虽然也不会虔诚到见庙烧香的那种地步,但都会怀着景仰的心情去礼遇所能了解到的佛文化。不管是泥塑的佛像还是石雕的佛像,他们那一双双平静如水的目光,都能使我感受到心中那片刻的宁静。长期以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总能让我浮躁的心软化下来,然后会慢慢熄灭内心一些不明不白的怒气。

鲁院涂鸦(二十)

终究是与佛无缘,所以才只能远远地观察,才敢用目光与佛相碰,这就是人的心态。想起有位熟识的老法师曾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佛在闹市中”,其实也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如果还能在喧嚣的闹市中保存有佛那种平静如水的目光,就才是真正的佛。但谁又能做到呢?所以闹市中根本就不会有佛。

鲁院涂鸦(二十)

比起其他地方的牡丹来,洛阳的牡丹开得很富贵。正因为富贵,和人的目光似乎就产生了距离,所拍的每一张照片,镜头里都妖艳得很不真实。在别的地方看牡丹,就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感觉。

鲁院涂鸦(二十)

比起洛阳的文化,焦作云台山的文化虽然也很有特色,但毕竟只是一种地质文化的演变,其带来的内心冲击,远没有洛阳的古文化那么深刻,那么让人心情起伏。只是当我登上云台山主峰——茱萸峰,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才突然顿悟到,人的内心远没有山那样宽广的境界,即使就是把山征服,站在山的头顶,人的眼光远没有山那样看得深远,书写得深刻。

鲁院涂鸦(二十)

15日回到北京,一觉睡醒后,感觉屋子外边风又大了,鲁院门前的许多花也开得更鲜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