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礼赞

(2010-09-19 08:07:12)
标签:

蜜蜂

大黄蜂

战斗

墓地

草坪

升华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守在蜂箱口的蜜蜂们前赴后继地向入侵的大黄蜂扑去,用它们弱小的身体紧紧压在大黄蜂身上,大黄蜂也不示弱,一边挣扎,一边用它那大大的长牙,撕咬着压在它身上的蜜蜂,一只蜜蜂被咬死了,倒在旁边挣扎,另一只蜜蜂被咬得身首异处,分开的头和身躯还在轻轻蠕动,仿佛不肯就此善罢甘休......尽管蜂箱门边已经堆积了很多死去的蜜蜂尸体,但活着的蜜蜂们仍没有退缩,它们仍一只接一只地飞过同伴的尸体,前赴后继地向大黄蜂身上压去。转眼间大黄蜂不见了,它被层层叠叠的蜜蜂用身体压在了身下。

这场惨烈的战斗虽然以蜜蜂取得胜利而告终,但蜜蜂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十多分钟后战斗结束了,从大黄蜂尸体身上爬起来的蜜蜂们,接着开始清理战场,它们首先让大黄蜂的尸体远离蜂箱——也就是它们的家园,然后又开始清理同伴的尸体,它们死去的同伴一个个被放置到距蜂箱不远的草地上,活着的蜜蜂们绕着同伴的尸体“嗡嗡”着飞了一圈,仿佛在为同伴举行告别仪式后,又飞回蜂箱,继续保卫家园和采花酿蜜。

蜜蜂们放置同伴尸体的地方是在距蜂箱不远的一片草地上。这是一个特殊的墓地,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蜜蜂英雄,就长眠在那片墓地上:一片开满鲜花的青青草地上,死去的蜜蜂静静地躺着。这里没有墓碑,更没有覆盖它们身体的泥土。死去的蜜蜂们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那些让它们到这里来长眠的蜜蜂,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再没飞到这里来过。

这个特殊的场景不是人人都能看到,但看到之后却能让人的心灵感到震撼。

这是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二十多年后我把它翻出来,那一个场景仍十分清晰,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二十多年前,我家养着几箱蜜蜂,蜜蜂生活在几只像桶一样的蜂箱里,蜂箱就放在大门边的屋檐下。蜜蜂是奶奶的宝贝,为了养这几箱蜜蜂,奶奶几乎把时间都耗在了对蜜蜂的管理上。特别是白天,奶奶经常拿着一把用棕榈叶做成的拍子,来回奔波在几个蜂箱之间,驱赶那些到蜂箱里来偷食的大黄蜂。在奶奶的细心呵护下,几箱蜜蜂在我们家生活近五年都没有离开过屋檐。这期间有三箱蜜蜂分家,分出去的那些蜜蜂们,在奶奶的召唤下,又重新飞到另一些奶奶为它们做的蜂箱里把家安了下来。

大黄蜂是偷袭蜜蜂的专家,我经常在蜂箱边看到它们的身影。但飞到屋檐下蜂箱边来的大黄蜂,大都死于奶奶的拍下,每打死一只黄蜂,奶奶就会把它从蜂箱边拈出来,集中在一起,待外出觅食的鸡们归家后,再扔给鸡们去慢慢享用。我一直以为入侵蜂箱的大黄蜂都是奶奶打死的,在我的印象里,蜜蜂很柔弱,除了采花酿蜜,它们根本就斗不过大黄蜂,要是没有奶奶整天拿着棕榈拍驱赶大黄蜂,我想它们肯定都会死于大黄蜂的铁牙。让我没想到的是柔弱的蜜蜂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坚强和勇敢,这不得不让我重新对蜜蜂改变看法。

蜜蜂和大黄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蜜蜂们“嗡嗡”着扑向大黄蜂时发出的声音,振聋发聩地搅得我的内心一直颤抖不停,这种声音若干年后回想起来都还很清晰地响彻在耳际,时不时地激荡出我心中无限的遐想。再追溯到那一天的经历,我首次对一种除人之外的生命生出了一股由衷的敬重,那种敬重是我在喝着甜甜的蜂蜜时无论如何都设想不到的。过去的日子里每次磨蹭在奶奶身边,我只是希望奶奶给我一点蜂蜜喝,然后才心甘情愿地跟着奶奶去帮助蜜蜂驱赶大黄蜂。从看到那场蜜蜂和大黄蜂的惨烈战斗后,每天蹭到奶奶面前,我首先想到的是去看看蜜蜂,看看它们还会不会和大黄蜂发生战斗,而我更关心的是还会不会有新的蜜蜂生命陨落。

蜜蜂和大黄蜂的战斗结束了,蜜蜂们清理战场过后,我看到被丢弃的大黄蜂身上还沾着好几只蜜蜂尸体,尽管这些尸体残缺不全,但不管是身体的后半部分还是前半部分,都呈战斗姿态,要不就是用锥刺扎在大黄蜂身体上,要不就是用脚爪紧紧地抓着大黄蜂的身体不放。那一刻,我忘记了品尝蜂蜜的甘甜,心中生出了一股说不出的景仰。我蹲下身体,不敢用手去拈,而是用树枝拨弄着大黄蜂的尸体,想把死去的蜜蜂从大黄蜂尸体上弄下来,弄到它们同伴躺着的那片草地上,让它们与同伴在一起,在死亡的路上不再恐怖,不再孤单。但是我徒劳了,我用手上的棕榈拍托着大黄蜂的尸体,一下子却弄不清楚自己应该把它送去哪里。

我没有把大黄蜂的尸体送给那些一直期待着的鸡们,也没有把它送往那些蜜蜂葬身的草地,而是掘一个土坑,把大黄蜂连同那些在它身上死去的蜜蜂埋在了泥土下。在我看来,大黄蜂应该死掉,而这些蜜蜂们应该活着,我爱憎分明地感觉到蜜蜂活着的信念已经紧紧地贴在了我的情感里。然而它们却死了,它们死去的理由仅仅只是出于保卫家园的一种本能。它们不停地采花、酿蜜,不停地用一种勤劳的精神关心和哺育后代,它们站在蜂箱口凝视,从蜂箱口那些小小的洞眼里飞进飞出,就是为了对生存的追逐和对死神的躲避。当死神降临时,它们却心甘情愿用自己的生命与大黄蜂同归于尽,它们心甘情愿在它们短暂的生命里,去为一次战斗耗尽身体里的最后一滴鲜血,这或许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人类看不见的精神。有这股精神在支撑,蜜蜂们就会去战斗,去拼搏,去奉献,就会毫不犹豫地去牺牲生命。

那天我不光掩埋了大黄蜂,还掩埋了草地上那些死去的蜜蜂,做这些事情时,我完全没有带着游戏的成分。后来想到那天的行为,我总是惊异于当时的感觉,虽然那个时候我还不到十三岁,但我却对死亡生出了与生俱来的敬畏,对蜜蜂的生命生出了从未有过的敬仰。活着的蜜蜂把死去的同伴们丢弃在草地上,看着好象是了无牵挂,其实却是在升华它们的壮举和闪光的一生,它们躺着的地方是鲜花和青草构建出来的乐园,是它们活着时的追求和向往。我把死去的蜜蜂葬在草地下,也是为了让草地上的阳光依旧一如既往地照耀着它们,让它们那种不畏强敌,勇于献身的精神与朝阳和落日同在,与四季和繁衍共存。

(这篇文字曾用来参加全国“蜜蜂赞”征文未获奖,现在重新翻出来看还是发现了几点不足,首先是标题不好,太直白平庸;二是描写不透彻,没有真正体现蜜蜂的奉献精神出来;三是没有留出给人思考的空间,太一目了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长
后一篇:坚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