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夜郎文学杂志的思考和建议
(2009-02-10 11:04:46)
标签:
思考建议条件杂谈 |
分类: 其它 |
经办夜郎文学杂志让我思考了许多东西,其中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夜郎文学的发展问题,发展和市场是分不开的,拥有市场就拥有发展权,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权,杂志也是如此。这个春节期间,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杂志在改革中一定要划转为企业,我们的杂志会怎样?会生存得下去吗?如果州财政不给我们划拨足够的资金支撑杂志的发展,我们会找到生存之路吗?会能够在市场的发展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吗?说实在的,直到今天我都还没有得出答案,除了想到和看到的困难,我挖空心思都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
国内的部分杂志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定位准确,办刊方向明确。定位始终是办好杂志的基础,方向明确是走向市场的根本保证。文学故事杂志发行量排行首位的《读者》以及紧跟其后的《故事会》,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办刊目标:就是走向市场,就是要大众化,就是要适合读者的阅读要求。反观我们的杂志,定位模糊,办刊方向狭小,到现在我们都还在糊涂办刊,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发展方向。办好一本杂志应该是没有充要条件,只有必要条件,定位发展和抢占市场就是这个必要条件。纵观每个成功创办的杂志,他们都具备了这两个特点。拿《读者》为例,还在若干年以前,他们就具备了这两个特点,所以杂志走到今天仍然没有落伍,仍然很有活力。如果我们决定通过走市场来办好夜郎文学杂志,我们就要先正视我们的条件,条件允许后我们再着手准备,准备中我们还要认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不能再像前一段时间那样糊涂办刊,过那种走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一是政策准入的限制带来的产权风险问题:我们国家境内出版的杂志刊号实行审批制,本身属于国有资产,是通过政府单位担任主管部门,在征得新闻出版部门同意后才申请得到的刊号,新闻出版法里对杂志刊号进行了明确的限制,不准买卖,不准私营资本介入,不准变相合作办刊。这种对刊号的诸多限制让很多杂志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虽然近年来很多杂志都采用多种手段办刊,但是刊号所有权方面的限制始终是悬在每个杂志头上的利剑,让杂志挪不开手脚,定位偏差就更找不到出路。《夜郎文学》如果不解决好刊名和培养地方作者的文学定位这个问题,刊物再办下去不会有多大的出路,弄不好还会被吊销刊号。
三是人才相对匮乏:夜郎文学杂志公开发行已经20年,这20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办刊人才,没有符合办刊需要的编辑发行人员和广告人员。杂志走向市场化后,经过实践检验有水平的从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现有人员基本上都已上了一定的年龄,让他们再到市场上去打拼,有点勉为其难。现在夜郎文学这本杂志从业人员的经验非常少,如果想从外面引进人才我们又缺乏成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锻炼现有的人才,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引进人才,因此要想办好这本刊物难度是可想而知。
四是成本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黔南经济落后也是制约杂志发展的最大问题,政府投资不足,杂志影响不大,广告没有收入,发行商不愿意介入,纸张、印刷成本的提高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杂志的发展。特别是黔南的现有企业,都没有自我宣传意识,想从他们那里拿到广告费几乎不可能,而政府投资办刊,一旦政策断奶,断奶那天就必定是杂志终结的那一天。如果以公司方式运作,结成利益共同体,黔南更不具备条件,因为黔南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把资金投放到杂志上来参与经营。
五是内容风险带来的不合格问题:尽管把夜郎文学杂志办成一本只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服务的地域性杂志,杂志的“话语权”仍然不容忽视。所谓的话语权就是内容问题,如果编辑水平不高,敏感性不强或者总想做点和其他媒体不一样的东西出来,结果很可能就会因为内容的论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方针而导致停刊。虽然我们长期一直按照正规的杂志出版程序,编辑杂志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但是夜郎文学杂志就是这么点人,这几个人中,用专业编辑和专业校对人员的资质来衡量一个都不合格,由不合格的编辑和校对人员组合而成的办刊团体,很难指望这样的人会把杂志办好,所以杂志出现错别字、甚至重大问题也就不可能避免。即使就是专业水平很高、团队队伍健全的杂志社,在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的情况下,仍然也会有不合格的杂志,更不用说我们这个团队不健全的杂志社了。
从以上的情况分析来思考,如果我们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继续经办夜郎文学杂志,就必须要达到以下几个条件才能把杂志办下来,维持生存现状,要想把杂志办好的话,就还得要思考更多的东西,创造更多的资质,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一是重新思考杂志的办刊方向:杂志名称、读者定位、内容定位、编辑方针、广告定位等内容都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开始。
二是重新决定读者群体定位:特别一定要重新思考这本杂志究竟是办给哪些人看、怎样让读者能够来阅读这本杂志的问题。如果还是像从前那样只管自己办刊,不掌握市场动向,不了解读者喜好,办出来的刊物没有特色,没有动人的亮点,找不到一个固定的读者群,抓不住读者群体的年龄特征、行为特征和生活方式等,就很难把杂志办好。
三是投资来源必须解决并做到长期稳定:办刊就必须有资金来源,由谁来投资办刊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投入资金多少,资金是不是稳定必须得到保证,如果投资方模糊而且资金来源又不稳定,杂志的生存期就不会相对稳定,就仍然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四是如何解决好杂志发行问题:这一点很重要,杂志出版后,如何发行怎样发行,我们一直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而现在再不来解决好这个问题,杂志如何就不可能达到长期生存并发展的目的,如果我们还只是办一本没有发行或者发行不出去的杂志,即使把杂志办下来也不是长久之计。
五是重新组建夜郎文学办刊团队:夜郎文学的办刊团队一直是制约刊物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面向市场办刊,这个问题必须尽早解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办下去的刊物还是会一层不变地形成原来的老样子,办不出新意。重新组建的团队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则,参与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必须很明确自己的职责,组织部门必须掌握团队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必须认识到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必须看清楚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这个团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市场的眼光,要在会管人的同时也会用人。杂志的管理部门更是要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杂志的发展,在用人和管人的原则上要择优录用,一定要真正做到放心用人和大胆用人,否则杂志也很难办好。
六是要搞好相关资源的配套设施建设:杂志虽然在一些资源项目没有配套的情况下可以起步,但是资金到位的情况、作者支持的情况等,都必须具备。夜郎文学长期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办公地点,除了一台电脑和几张办公桌外没有多余的基础设施,资金也长期得不到保障,作者资源匮乏,没有稳定的具有自己风格的作者队伍,所以一直办不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刊物出来。重新思考办刊如果不解决好这些相对的存在问题,杂志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七是要建立独立的财务制度:夜郎文学杂志长期以来一直是行政管理、行政办刊,这就制约了杂志的市场发展,如果要将杂志办好,杂志社就必须符合市场的办刊要求。有独立的财务制度,资金方面的使用有独立的支配权,管理部门有知情权和审核权。因为一本杂志的资金使用情况不仅仅只是管理部门掌握,工商、税务、审计和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都要掌握和了解。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给杂志的经营带来许多困难和麻烦,甚至于会阻碍杂志的经营发展。
以上的思考和建议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在一些条款上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