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强卖软件不能退费了事

(2015-06-05 10:16:20)
标签:

教育

学校强卖软件不能退费了事

□李松林 (特约评论员)
    “一套高考志愿填报软件150元,还要求所有高三学生必须买。”6月2日,陕西宝鸡虢镇中学的高三学生向记者投诉。虢镇中学称,系软件公司进校园推销,是高三年级办公室个别老师的行为,并未强迫销售,学生可自愿购买。目前,学校已退还870名购买该软件的学生费用共130500元。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说,已介入调查。(6月4日《华商报》)
    “高考大战”临近,一些学校和商业公司愈发按捺不住冲动,想要趁此“再干最后一把”。要求学生强买被套、校服、教辅资料等还不够,这次直接上“高科技产品”——— 志愿填报软件。虽然校方回应这是“个别老师的行为”,有些归因“临时工”的意味,但全校1700多名高三学生居然有870人购买,要不是学生投诉,这个数字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很难说没有强制购买的嫌疑。
    近几年,国内爆出多起强制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东西的丑闻,这不仅违反教育部门和教育法规的相关规定,侵犯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也凸显出相关学校在校务管理和服务学生上的不规范、不透明。类似事件中,校方和相关推销公司究竟有没有猫腻,屡屡激起公众的暧昧想象。比如,此前有媒体报道,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把校服当“唐僧肉”,每件按照校长6元、总务处主任3元、班主任1至2元的比例提成;武汉部分中小学为了获得保险提成,要求孩子购买保险,并且对不买的孩子实行点名。具体到此事,究竟是不是“个别老师的行为”;有无学校领导在其中推波助澜;学校为软件公司大开推销之门的背后会否存在利益勾兑,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依法依规深入调查。
    此外,此事的定性也需教育部门做出认定,不能简单一句“已退费”了事。根据发改委《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中小学按照规定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学生或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此事中,学校方面“没有强迫学生购买”的表态,与学生口中“要求所有高三学生必须买”的说法大相径庭,谁真谁假直接影响着事件定性和后续处理。本着还原事实、维护师生利益的原则,“已退费”的姿态注定不能是事件终点。
    话说回来,不排除校方或个别老师确实有“为学生好”的初衷,也不能否认考生有科学填报志愿的诉求,但所谓志愿填报软件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学生、是否非要让类似公司进入学校直接对考生进行推销,值得商榷。显然,前者需要综合考量每个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状况、高考成绩等因素而做出结论,并非简单一个软件就能提供现成答案;后者则需明晰学生和软件公司之间是平等的商品买卖关系,买卖是以“自愿”为前提,而学校与学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两种关系之间没有也不能有交叉,学校方面不能轻易介入,否则就是越界,就是违反相关规定。
    “强制购买志愿填报软件”一事,调查还在继续,其激起的疑问和争论,值得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思考和掂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