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一小时”不如“干好八小时”
公务员要做到每天一自学,自学时间不少于1小时。昨天,市政府办公厅召开“争效率之先、创服务之优”暨创建文明生态机关动员大会,就机关建设提出新要求:除公务员每天自学外,还将建立每周一集中、每月一授课、每季一评奖、半年一考试,全年一总结制度。(2月22日,《昆明日报》)
对此举措,不少网友诘问“如何监督公务员是否每天自学了?”,更有“激动”点的网友认为这是“走过场,是十足的花架子”。
其实,对政府的每一项新举措抱以褒贬议论是民众监督权和知情权的充分表达。从根本上来看,正是这种或认可或质疑的民意督促着政府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昆明市政府要求公务员每天自学一小时,并建立长远详细的总结制度是一个创新的姿态。不仅有利于公务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更有利于学习型政府目标的实现。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一个随之而来的疑问在困扰着人们:每天自学一小时,公务员到底要学些什么?政府如何有效监督和检查公务员的学习状况?
笔者认为,公务员每天自学一小时的规定初衷是正确的,但无疑缺少有效的监督方式,容易使政策发生“软着陆”。相反,公务员“每天自学一小时”并不如“每天干好八小时”。
放眼全国,在抓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可谓用心良苦。学国学、背经典、扫大街、练好字、甚至出台了考核家庭美德和孝敬父母等措施。笔者认为这其实大可不必。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行政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本职。要想提高公务员的自身素质能力,国家规定的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就是其最好的“练兵场”。只要认认真真上班,善于与群众沟通交流;能够灵活办事,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好群众的各种难题,这样的公务员无论从素质还是能力来看都是“天下无敌”的。又何必硬要要求公务员每天自学一小时呢?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从一些见诸报端的新闻来看,一些公务员在上班时间却是那么悠闲和自在。“偷菜”、听歌、聊天、睡觉、打牌等等,部分公务员的上班内容真是丰富多彩,生活滋润。并且,前不久(正月十二)有媒体报道,“江西部分县城机关公务员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打牌、上网炒股,甚至在办公室里公然赌钱打牌,有单位还开起了联欢会。对此,有单位表示‘还在过年’”。
需要提醒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地方的现实,这或是多数地方公务员平时工作的状态。如此宽松和自在的上班纪律如何能让人放心,如何能够让去机关办事的群众满意,如何能够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所以,笔者在为昆明市“公务员每天自学一小时”规定叫好的同时,也要忍不住呼吁一声:“每天自学一小时”不如“干好八小时”。
从操作层面来看,“自学一小时”也不如“干好八小时”容易操作。显见的是,公务员是否“每天自学一小时”单位领导是不可能进行远程遥控的,但公务员在单位上班的八小时却很容易受到监督和控制。实际上,真正想要提高公务员素质能力,打造学习型政府,上班的八个小时已经很充裕了,关键要看机关领导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敢为人先,立即行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