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车校门保安全,奈何治标不治本

(2010-04-13 19:23:00)
标签:

杂谈

警车校门保安全,奈何治标不治本

据3月30日中国广播网报道,北京市各区县公安局的110巡逻警车,开始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间段停靠在学校门口,震慑犯罪的同时对发现的可疑人员进行盘问检查。

校园是求知怡情的地方。本是人文素养浓厚,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天然屏障。校园是否需要警车,警车缘何驻守校门?这事儿得从福建南平血案说起。南平血案惨烈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和社会机构开始重视校园安全。然而,单单凭几个警察,几辆警车是否足以维护血案不再重演?显然,靠暴力维护安全乃治标不治本之方。

南平血案本身是偶然事件。但细究凶手郑民生的犯罪心理,我们则不得不感叹这并非“偶然”如此简单。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犯罪动机可以看到:郑民生最初在马站医院(社区诊所)工作,与单位领导在工作上多次摩擦,认为领导不尊重他,工作上为难他,在生活上不关心他,并经常羞辱他,辞职后谋新职屡屡受挫。其次,郑民生婚姻(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利,心态扭曲。这只是我们尚且能看到的两个主要犯罪原因,究竟还有多少被隐藏的原因,我们并不知晓。但从这两个原因,足以引起我们每个人,尤其是社会机构,政府机关的反思和镜鉴。

      有人会指责,郑民生自己生活坎坷,凭啥拿孩子发泄?孩子是父母的血肉,同时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自我保护防护意识不强。孩子的天真无邪,灿烂微笑在郑的眼里是其悲惨遭遇,碌碌无为的对立面。对于一个心绪堵塞,心理严重扭曲和失衡的人来说,找到宣泄口就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最终终酿成孩子9死4伤的惨剧,这不得不说是每个人心理的一块阴影。

每每事故发生后,人们总习惯追问到底谁该为事故负责。然而,对于这个事件而言,很难说清负责人是谁。郑民生是事故负责人,然而,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也难咎责任。原因很清晰:倘若整个社会有公正的制度(尤其是就业制度),能使郑在失业后顺利就业,这样的悲剧或许不会发生;如果社会有通畅的心理倾诉机制和渠道,郑在苦闷时能够得到及时疏导和倾听,或许事故也可避免;如若学校建立有严密新型的安全保障机制,这样的悲剧或许也能避免。

      和谐社会需要完善、人性、和谐制度的支撑。平安校园同样需要多方努力建设维护。保障校园安全需把“重点戏”放到校园外: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尤其是就业制度,维权制度、分配制度);正视并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密切交流协调,不失为明智之举。以为几个警察,几辆警车就能解决问题实在是一种短视思维,残缺思维,是“有选择性的负责”,本质上还是治标不治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