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路190号别墅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余庆路190号位于余庆路南端,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奚福泉设计,建于1936年,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该建筑分主楼和附楼,主楼三层附楼原二层。主楼入口处采用柱子架空,形成入口门廊。建筑形体简洁,水泥沙浆方格墙面。主入口通过柱子架空一角形成门廊,南向2、3层退有平台,外立面无过多装饰,基本呈现现代建筑风格。但柱身的几何装饰图案及室内楼梯铸铁几何花式栏杆则体现了装饰艺术派的影响。

原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宋家房产,解放后上海市前二轮市长陈毅和柯庆施曾在此居住,如今由上海市机关幼儿园使用。

一层二层挑高正厅坐北朝南,面对花园。二楼挑空设乐池厅及演说厢,可以想象旧时在大厅主人宴客举办舞会的盛大场面。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此建筑设立为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主入口通过柱子架空一角形成入口门廊。柱身有精细的菱形装饰纹案与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立面形成繁与简的呼应。

柱身有精细的菱形装饰纹案与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


挑高的演说厢造型似麦克风,铜质横栏为Art Deco几何装饰。

幼儿园特别有心地保留了一处带钥匙的门及把手部件并做成装饰品。留住了钥匙,就仿佛是留住了这栋建筑的灵魂。


该建筑最有特点的一处莫过于主楼梯厅的设计,不仅有Art
Deco装饰风格铜质铁艺旋转栏杆扶手,还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定制楼梯灯,与建筑的结构融为一体,成为整个楼梯厅空间直线与弧线交响中的组成部分
。



室内设计中隐藏着诸多这样的细节,即在使用平直延长的线条后于线条末端以短促的圆弧型结尾。这个标志性的设计手法既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美学兼容并包互为衬托的特点,细细想来也正是恰如其分地代表了严谨、正直、平稳,向外谦逊、包容、不露锋芒的性格特点。

厚实的铜质装饰门锁把手,依旧可以顺畅使用。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楼梯厅中被誉为“镇宅之宝”的部分 ——
彩绘玻璃画。这三面嵌入建筑墙体的彩绘玻璃画上的图案为水底自由自在的鱼群,是当年上海徐汇土山湾孤儿院的孤儿们亲手绘制的作品。

再由当年被称为“海上使者”的西班牙籍耶稣会传教士那彦英(Jose Antonio Navascues)设计并烧制成彩绘玻璃。其中水底石的部分均有三维立面结构,相比较常见的纯平面彩绘玻璃,这种工艺实属罕见 。



前一篇:余庆路134—156弄爱棠新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