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2018-10-11 16:22:55)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瑞华公馆,这座里程碑式传奇老建筑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矗立于苏州河畔一百多年来,记录着老上海近现代发展的历程,潜移默化中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时代风情。现存建筑为一幢清末民初时期外观为巴洛克风格的砖木结构院落,东西阔七间、南北深九间,中有天井,正立面一楼、二楼和顶部有西式水泥栏杆,一楼和二楼阳台走廊为七个拱券,院内有英国安妮女王风格装饰细部。外墙为红、青两色的清水墙,既有西式的三角山墙花,也有中式观音兜山墙花;内部结构为中式楼房,但中式的木拱梁却雕有西式的花草纹样,可谓中西建筑精髓完美融合的典范。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老洋楼最初是晚清时期享有“俞家唱,徐家做”美誉的昆曲名伶“徐凌云”建立的别业“桃李园”,而老洋楼的中庭正是徐凌云在苏河畔研习昆曲之所。其后老洋楼又历经住宅、厂房、学校等多种功能的变化。民国期间,“美丽牌香烟大王”陈楚湘定居于此,20世纪40年代,旅法化学博士宋梧生集资创办了大中化学化工厂并将厂址选择在此,尔后又成为南林师范学校的一部分。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2008年7月,为了保留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成功平移“上海音乐厅”的相关机构,通过研究地质结构等各项系数,将老洋楼进行“移位保护”,最终通过为老洋楼内外搭建支撑柱,在完成老洋楼挪动九十五米的同时,顶升二米,旋转了三十五度,老洋楼重获新生。随着此后历时八年的保护性修缮,历经沧桑的老洋楼,在各界的不懈努力下,终在沉寂多年后得以再现昔日恢宏。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2015年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最早的时候名字很诗意,叫“水云乡”,也叫”小兰亭”,是昆曲艺术家徐凌云在清末民初时期为了研习和传承昆曲艺术而建的老洋楼。这栋具有具有浓郁民国时期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洋楼,曾是徐凌云与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爱新觉罗·溥侗等著名票友“雅聚切磋”的地方,曾被后人称为“南伶传习所”。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凯旋北路1555弄现为华运地产华府樟园售楼处。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平移前位于光复西路复兴村180号,上海葡萄糖厂旧址(南林师范学校旧址)。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光复西路复兴村180号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1997年,市政府撤消南林师范学校编制,老洋楼划归华东师范大学。随着周边日渐杂乱的“复兴村”旧村改造工程的立项,年久失修的老洋楼也列入了拆迁规划。凯旋北路1555弄院落式住宅
2008年7月,“移位保护后,从2图比较看,现建筑只留一“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