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心得

(2023-11-09 19:55:21)
分类: 体育教学
      近期参加了三个培训:10月20-22日在徐州省级培训: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案例研讨;11月1-3日,华师大世界体育教育联盟大会;11月8-9日,苏州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从三个培训中活动的信息量的巨大的,但都是围绕两个主题:大单元和大概念。这里主要聆听了季浏教授、汪晓赞教授、尹志华教授、周柯教授以及周兵教授等专家门的讲座,还参与了由华师大团队开发的KDL课程几堂实践课,其中由体能课和篮球技能等。参与了如此高规格的培训,收获自然满满,很多还需要慢慢领悟和消化。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其中主要围绕“大单元下专项技能结构化教学”这个话题。正如季教授所说的:课改刚始,能够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学校目前还是风毛菱角,但大单元却是真正落实体育核心素养的唯一途径。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大单元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如何进行大单元下结构化教学设计,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还是处于理论学习阶段,还没有进行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层面,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也在困惑和怀疑中尝试。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技术的组合和情境的创设。因为技术组合学练是在某种情境中学练,在简单—复杂的情境中展示或解决实际问题。在KDL篮球实践课上对此问题有了很好的参考:在技能上并没由只教一个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组合:比如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练习运球后持球传球、投篮和突破的组合动作练习,在行进间运球中找朋友,需要用到变向、急停等运球技能,在传球配合练习中,通过跑动中传接球——一个人防守——2打2攻防练习,最后进行小组比赛:有自由人——正常对抗练习——体能练习——放松练习。这堂课抓住了结构化教学的核心:组合技术——情境创设。组合技术不仅依据学情和技术特点做到合理组合,还要再情境中觉得很有意思,有兴趣,学生爱玩,能乐此不疲。
       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专项技能教学不再注重与单个技术的动作细节,也即不再围绕单个技术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而是注重于技术的组合下的任务设计和情境的创设。有人或疑问:如果学生是零基础,如何来组合呢?学生单个技术学不好,如何来学习其他技术呢?如此结构化技能教学学生能学好运动技能吗……这样的困惑相信在我们一线教师中普遍存在。光听理论,没有实践,谁也说服不了谁。通过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学生对专项运动技能掌握会如何呢?周兵教授提出了在目前行政班授课模式下,因为是男女混合上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多,因此,初中阶段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还是处于浅层体验阶段,无法达到专项化技能的水平。到了高中,实行走班制,才能达到专项化的技能水平。依据他的观点,回顾之前的技能教学,过于注重的技术动作的细节,强调动作的规范和标准化,是不符合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的。现在结构化的技能教学不注重技术的细节,注重技能完整体验,让学生有结构化的认知,在创设情境中自主的学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