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大单元、结构化教学

2023-04-05 21:54:53

     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是目前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它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从“大处”着手。大单元的结构化,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结构化,更是教学活动的结构化、问题的结构化。这里的结构化,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在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统领下,整个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整合化、条理化、纲领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考点,而应“左顾右盼、上挂下连”,从课内课外而校内校外,视野从学习领域扩大至生活领域,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学习即生活”的教育观。

     “大单元”概念的提出,给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不仅考研一线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结构化、逻辑关联、生活化的认知和理解深度。换句话说,要构建大单元教学计划,教师自己要有专项的运动技能知识和技能,还要有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对一线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不小的挑战。除了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只能从实践教学中探索出符合学情、场地器材、教师自身专业特点的单元计划。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深度学习,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大单元教学是为结构化教学服务的,为结构化教学创造教学空间平台。设么是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就是每堂课都让学生进行多种动作技术的学练,参加多种多样的展示或者比赛,增强知识点之间或动作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的教学过程。它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避免在课堂上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个知识或单个技术的教学。教学始终强调用关联性、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结构化的体育教学要体现四个方面:第一:学科内知识间的相互融会与贯通;第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支撑;第三,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和谐结合;第四,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

       从实践层面,结构化教学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除了场地器材以为,学情上,学生的基础很薄弱,几乎是一张白纸,学生没有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对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果来构建设计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创设复杂的展示或比赛情境带来了很大挑战。例如,篮球教学,在学生刚学习运球时,要创建篮球比赛是很难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比赛?如果学生对基本篮球技能都掌握,那创设比赛情境是比较容易的。当然这个比赛情境要围绕课堂主题来进行,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由此可见,在结构化教学中,并不是单个技术的教学,二十多项技术的串联,但可不可以单位个技术为主呢?原则上是可以的。即可以围绕单个技术的重点教学,在拓展练习中,与其他动作技术串联,如篮球传接球,除了重点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还是与运球和投篮相结合,然后运用于比赛情境中去。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常态课的标准 后一篇:培训心得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