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进入备战的第五天,已经进行了各个项目的摸底和初步练习,对自己的状态和缺陷都有一个
暂时的认识,那么温故而知新很有必要!小结一下更有针对性。

打球前想一想很有必要!但打的时候可要全神贯注。(图片来自俞杨)
由于比赛的高规格和特殊性,因此一号木的距离和方向就首当其冲。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无
法使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对于动作的稳定和方向就是重点。木杆有它挥杆的体系,身体的大
关节都参与了运动,可控性很难掌握。这个环节的提高缓慢一些。
教练告诉我:上杆的节奏和重心的转换。
还不错,体会深刻,距离感觉涨了10码,方向还可以,就是右手加力方向往左得注意一下。
三号木和19度类似于一号木的挥杆,加强联系有收获。
分3,4,5号铁以及6,7,8,9铁两个组别对于铁杆的距离进行了归类。
杆的号越大,杆身越长,挥杆就要平一些;6号铁以下,注意由左手引导,使得击球更扎实!
P杆,52度,56度的练习要求距离感更强!这些都是攻果岭重要的一击,保持节奏,稳定方向是练
习的重点。
推杆在这次备战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保帕推甚至破击推都取决于它的状态。尤其是8码以下的推
杆。由于很多洞从战术上考虑缓攻,因此短杆可以把球放在8码以内,5到6码是重点练习的区域,
良好的推杆来自于正确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专注。对于10码以上的推杆,保持节奏把球放到OK距
离就是胜利。
这几天分了专题对每一个环节都给予练习,从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如果严格来讲,很多高尔夫的
基础都很不牢固,但改动作是战前大忌!好处是打了几年球了,高手指出来了能及时得到纠正,从
原理上想得通。比如昨天把木杆动作拍了下来,晚上静静反复观看,毛病和问题一清二楚。知道错
了就离正确不远了!呵呵。。。
练习场的几位职业教练小兄弟对我很支持!大家帮我找问题,想对策。当看到击出质量高的球一
起喝彩!气氛很融洽。有参加过这个类型比赛的给予经验的传授,真的是非常感谢!
明天就是周末了,应该下场找一找感觉了,在青草地上获得击球的享受,发现问题给予改正,高尔
夫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当然不排除各项技术捏合不到一起的局面,呵呵。。。成长的代价!
晚上快结束时碰到景教练,给他说了备战和我的策略,并提出临近比赛一定要与他和刘强对抗几
场!挤压挤压状态和心理,他呵呵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