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峻】国五条恐防成了“项庄舞剑”

(2013-03-06 14:07:04)
标签:

地产

房产

黄峻

楼市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黄峻】国五条恐防成了“项庄舞剑”

近来的楼市与股市沸沸扬扬“大变天”,因为22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然后在226日出台国五条执行细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然后整个舆论一下哗然,各种各样评论与看法铺满各大网站,最为强烈就是34日的股市,大量地产股以跌停或者放量大跌“迎接”这个《通知》。

那么究竟为什么调控已经是三番四次到“常态调控”,但是舆论与市场反映如此之大?

先看看《通知》中提出6个核心内容,并稍作分析:

(1)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核心是“对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的,要进行约谈和问责。

     近年来将GDP增长作为地方政府政绩标准已经在舆论上颇有非议。现在主流的“幸福感”追求,其实远远不只是房价问题,税负太高、社会保障不足、医疗教育缺失、交通环境的治理、食物安全等其实才是整个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最关心,也是最首要解决的。将房价与社会幸福感的生硬挂钩,只会转移视线与矛盾,让真正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老百姓好像更为担心这个问责不但没有实效,恐防成了“形式主义”,治标不治本。

(2)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首先表态:对于管理层关乎民生的调控目的,十分支持。只是也要考虑国内实际情况:国内投资渠道狭窄,老百姓基本上唯有在房地产、股票基金、保险产品、理财产品上考虑,大资金可能多个PEIPO、艺术品。而按照人类历史以来,投资房产都是合法合理,也在人类道德规范内没有被禁止过,现在的抑制措施给人感觉已经超出“正常值”,有种“被认定炒高房价”的“扣帽子”做法的痕迹。

那么,问题就会引申出来了:既然投资主要只有以上这些,而房地产市场2000年以来总体表现远远优于基金股票、理财产品等,尤其是经济危机以来中国股市是全球除希腊外最差的,理财产品近来也爆出问题重重,而PEIPO的水深局多,也让越来越多投资者却步。

如果投资房地产不打压,那么国内股市基金、PEIPO等金融证券产品将无以为继。近年一边打压房地产投资,一边“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理合作”,利用老百姓对于银行的信赖,用黑销硬销、压任务、搞提成、捆绑贷款等手段才艰难完成。

道理很简单:2000年至今95%以上投资房地产都是盈利,而同期的股民、基民却恰恰相反。尤其是很多如中石油的国企,上市“掏钱”不打紧,还让小股东(股民)年年损失惨重,而企业管理层仍然养尊处优;同样所谓“代为投资的精英”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拿着基民巨额高薪却极大部分亏损。如果不三番四次打压房地产市场,这些既得利益者怎么办?

由于近年人民币M2不断放大,广义货币供应量逼近100万亿,巨大流动性风险与通胀压力一触即发。老百姓与民间资本当然心里明白要积极找寻出路保障自己,那么,打压房地产市场这个安全地带,势必将这些民间流动性引导到股票基金等中去,那么要集中“蒸发”这些流动性就是容易的事。回看2010年调控至今的规矩,的确如此。

(3)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这点有点逻辑不清了。地价与税负不降,再向市场倾销大量高价土地与增加税负,可以另市场上产品降价?

而在打压态势下,谁有能力大量招拍挂购买与开发?答案显而易见----国企、央企。那么下一步只会另房地产市场走向像中国石油市场一样的局面:垄断。

(4)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根据社科院公布中国贫困人口5000万估算,历年已经建成的安居工程已经可以容纳有余。那么中低收入家庭为什么还要闹住房问题?原因不过为:A、建保障房来实物化保障方向不对;B、实物化分配不均;C、老百姓要实现那个“被引导的”宏愿“让人买得起住房”----根本就是个神话。

(5)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直在提倡,希望可以真实现。

      不过,国内房地产市场问题症结所在:税负太高、保障太低、管理效能不足--要是没有能从根源上解决,最终调控恐防南辕北辙。楼市的不动产是商品,自然可以投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靠保障房,非市场化商品,两者根本上是两回事,不能以商品价格来掩盖保障不足。

纵论:

     无可否认,管理层调控出发点是希望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没有从目前楼市症结的根源上解决,只是拂汤止沸。

     而在落实执行上,恐防变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通过打压楼市,压制低风险保值的不动产,将老百姓财富与民间资本引导到风险巨大的股票基金市场、理财产品等进行“集中蒸发”,达到既得利益保障与“回收增发货币”的目的。

2)三番四次打压住宅市场,将较为“聪明的”不肯撤离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资金,推向目前已经泛滥的商业地产项目。近年国内各大城市商业地产如雨后春笋的集中开发,风险已经慢慢显现。而商业地产涉及资金非常庞大,这个“推向”将使到以上第一条之外的民间资本在商业地产白热化竞争中“窝里斗”。

3)以房地产投资推高房价为借口,掩埋税负推高房价的症结,转移视线,继续增加税负。不幸,这个已经变成事实:二手房的个人所得税20%征收。

国内楼市其实一直有放出巨量的二手房,性价比往往超过商品房,降低其交易税负,甚至免去,才会鼓励庞大的二手房流向市场,一方面立马大幅提高市场供应量,稳定价格;一方面让刚性的买到价廉物美的房产,也让改善型需求得到合理释放。

而目前的措施,猛力打压原持有房产者,一方面改善型无法改善(改善型才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源动力),一方面刚性被转嫁税负。

所谓不会误伤刚需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就如中国汽车全球最高税负,一台国际价格10万人民币的车到国内就边20-30万,你要4S店“补贴税收”按照10万来卖?

4)加强国企、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垄断。这点舆论上一直沸沸扬扬,也不用细说。最担心是国企央企的进一步垄断,令国内房地产市场变成国内石油市场垄断一样,到时老百姓就苦不堪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