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峻】所谓楼市调控就是“压垮房价”是谬论歪理

(2012-04-14 02:20:53)
标签:

地产

房产

房产税

保障房

房地

房地产

房价

国内

国内经济

黄峻

楼市

廉租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黄峻】所谓楼市调控就是房价是谬论歪理

     本轮调控20104月开始,历时2年,出台的措施不断,被誉为国内历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控。

     调控开始时,管理层的目的是: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到后来是:房价回归合理,到最近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鼓励居民自住性购房。这些都是有官方正式发文与代表管理层正式的讲法。

但是,市场上却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所谓“解读版本”,最突出可以归类为“打压房价论”、“楼市崩盘论”、“总理房价论”,其中心点基本就是“解读”管理层要“压垮房价”。

这些所谓“解读”,基本是谬论与歪理。

首先,管理层的“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就是在2009-2010年初房价上涨速度很快的背景下提出,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层希望:房价不要在快速上涨,最好保持平稳。理解为“打压”是断章取义,转了牛角尖了。

其次,管理层的“房价回归合理”是在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出,原话就是“回归合理”,但是温总理完全没有特别再说明什么叫“合理”。或许正因为没有再定义“合理”,这点却被大量有意无意误读特别严重。

然后网上网下大量自认为“有能力理解高层意思”的,不断抛出各种各样版本的所谓“总理房价”。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胡扯,因为作为“总理房价”提出的温总理,也没有明确说明,一般老百姓也好,学者专家也好,大家的标准都不是管理层的标准,这个标准只有提出人温总理才有解释权,老人家不明说,自有其在纵观全局的高度考虑,我们乱猜其实没有实质意义。

而网上流行的人均收入按23人的6-8年计算再除以8090平方米的方法,撇开我们是否具有“标准的解释权”,就按房地产经济来说,就是典型的谬论。---1)国际惯例是按照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是人均名义收入(2)按2还是3人计算更是完全不懂经济学,应该按照当地居民家庭的平均人数计算,可能是2.5人,也可能是3.45人,这要看统计数据,不能乱猜。(3)不是按照什么6-8年全年收入计算,凭什么认为大家不吃饭全部钱来买房?应该按照当地居民的住房平均指出比例计算,乘以购房平均按揭年限。而我特别说明的是:所谓6-8年是什么国际标准更是方谬,全世界除了北朝鲜、古巴外,基本不存在一个国家的城市房价是6-8年的。4)而8090平方米来计算更是歪理,应该按照当地的人均居住面积计算,乘以当地平均家庭人数。

最后,管理层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鼓励居民自住性购房,完完全全就是要房地产市场可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希望普通老百姓的真实购房可以得到支持。所谓要国内楼市崩盘、房价大跌的就不言而喻是谬论。

那么,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出现这么都谬论与歪理?认真客观来看,基本是 种情况:

(1)本身没有什么房地产知识与概念,人云亦云、听风是雨,起哄心态;

(2)主观上意识有问题:或许是仇富情结,或许是转移对实际生活不满等,针对开发商、投资房地产的人、房地产业从业人员,一种情绪的发泄;

(3)哇众取宠的:房地产市场由于其重要性与市场容量大,很多“混饭吃”的,本身不具备专业,却都希望在房地产市场“混点吃的”,或者希望提高知名度以卖书、卖讲座,出于利益驱使,往往热衷抛出惊人论点,以长期抛出“下跌50%”、“崩盘”等最为典型。

(4)争取客户:这些最典型是部分证卷业的、股评的。由于至2000年至今,买房买铺买地的,无论投资还是自用,几乎100%是保值加大幅增值,大部分“跑赢CPI”。而2000年至今投资股票、基金的,基本是90%左右亏损,更不用说结合CPI来计算。所以,如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无疑对于证卷业是个致命打击,而且是如此明显。

     大家要是留心下舆论与媒体,题材要是涉及房地产的,咬牙切齿说管理层要“压垮房价”、“楼市崩盘”的,相当部分就是证卷业的、股评的。近来广东省中山市正常公布房价统计与标准,就是某些证卷报大量抛出“低调救市”论点来误读的。

    5)很多观众与某些转播媒介没有充分认识房地产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房地产属于经济学,但是却是一个相当独立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房地产经济学,就如医学也细分,牙医就看牙科,药剂师就安排药物,不等于可以动心血管。现在一些转播媒介居然经常找证卷分析师、证卷公司的“首席经济师”来分析评论房地产市场,就是“跨界评论”、“跨界分析”,不但完全不专业,也令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产业“互掐”。

    说些简单易懂的话:无论在那个时点看,已经拥有住房(无论在城市还是家乡)的人数是远远超过想买房的人,那么拥有住房的人就是“大众”,想买的收“小众”。而那些鼓吹“房价大跌”、“楼市崩盘”、“调控就是要压垮房价”的人,是希望“大众”交了地价、近12项税56项费,给建筑商工本利润与开发商工本利润后,突然间说“大众”真金白银买的东西不值钱了?那么转个讲法就是让千千万万已经拥有住房的“大众”变成“负资产”出血,来所谓解放想捡便宜的“小众”这种讲法安什么心呀?

    我坚持认为:中国管理层是真真实实希望楼市健康发展,所谓压房价是谬论歪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