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峻】房企正面临“公共危机”考验
(2012-05-09 22:03:07)
标签:
地产房房产房产税房地房地产房价国内国内经济黄峻保障房楼市 |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
【黄峻】房企正面临“公共危机”考验
本轮楼市调控已经经历第25个月,无论强度还是时间,都是“史上之最”。按照自己的判断,本轮调控其实已经是尾声阶段。但是,由于市场反映时差问题,目前恰恰是“黎明前最暗黑的时候”。
而这个“暗黑”期,不但在楼市成交、价格上对房地产市场与房企造成打击,还会引申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且这些连锁反应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果。
就如近来全国不断发生的“地板门”、“钢筋门”事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各种各样“房闹”,并且迅速形成一种向各地蔓延的趋势。现在管理层也开始在官方媒体讨论“房闹”问题,认为非常不利于维持社会稳定,要高度重视。
然而,由于调控的效果的滞后性,其实在2011年底、2012年初才开始真正全面体现。2011年底至今的房价优惠,让早期买房的客户相当苦恼,而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舆论也相当混乱,不少股评因为自身利益问题,不断抛出“房价会暴跌”等歪论,更加剧了已购房与准购房者的担心。
而由于销售不佳让本来资金压力很大的开发商更是雪上加霜,也导致很多工程建设进度等问题层出不穷。
最要命的是由于过去14年房地产市场一路牛市,让市场上想分一杯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根本没有房地产专业基础的人与企业也“投身房地产事业”。而大量中小开发商由于意识与水平问题,在企业建制时根本没有考虑配备房地产专业人才,自以为有建筑工程师、设计师就是房企全部的要求,连房地产经济师(CCIM)都不知道为“何物”,而国际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人才恰恰就是CCIM。
综合上述因素,所有的不利情况已经在楼市调控尾端出现“叠加”与“共振”,并且已经变成恶性循环。那么,公共关系危机这时候就会不断出现,“房闹”就是表象之一。
在今年我回国后,先后参加了全国很多房地产方面的论坛与访谈,也应邀搞了不少房地产讲座。在实际接触中,却发现不少房企董事局根本没有考虑“公共危机”问题,更不懂得应对!
其实,而作为房地产界的,无论是代理商也好,开发商也罢,必须清晰认识到:这次楼市调控就是“大洗牌”,冠冕堂皇叫“结构性调整”。
在这个关键性时段,业界更应该谨慎,慎之又慎。
楼市调控不会直接打击房企,通过企业并购、部分开发商“伤重离场”来体现。而在具体上就是通过“公共危机”与“商业地产”最为“终结性一击”。(其中商业地产会在下期详细说明)
公共危机对于部分连CCIM等专业房地产人才都没有配备的房企好像雾里看花。那么用简单语言举例:例如某些楼盘被发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许其实是很小、很个别的事件,但是房企由于意识落伍与没有专门人才,错过最佳、最优方案及时处理,令事件首先在业主群中扩散,最后可能连公共媒体也报道了。结果,由于本身房价的下跌已经让大部分原业主苦恼不已,这个公共危机就正好成为“突破点”。于是出现大量“退房潮”,这时候房企的公共危机已经升级为“红色”,当然已经错过最佳时机,而人才也不会到位(谁也不愿接“烂摊子”),那么很容易变成“房闹事件”,最终几何级数加重该房企的压力:造成多面受敌--原业主房闹、准买家放弃、企业形象由正转负、其他同行趁机打击、管理层觉得造成社会不稳定的责怪等等。
大型房企可能资金实力与人才齐备,很多时候往往可以“撑过去”,但是中小开发商就往往成为牺牲品。反过来也加速了大型房企的并购、吞噬房地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