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产房房产房产税房地房地产房价国八条国内经济黄峻楼市限购令保 |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
【黄峻】后调控时代的楼市
关于目前国内楼市调控是否完结在房地产业界还是一个争议话题,本人观点认为调控已经基本结束,现在是历时20个月的调控效果的惯性作用阶段。
而有一点估计是业界共识的,就是现在已经进入楼市的“后调控时代”,因为管理层的表态无论大家认为调控是否持续,但是都明确不会再“加码”。
那么,后调控时代的楼市会怎么样?要怎么样解读楼市?
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1)楼市调控其实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全面打压房地产市场。楼市调控来来去去其实只是住宅部分,对于商业地产与工业地产等根本没有打击,相反是调控期一直推高了非住宅的房地产市场。
(2)其实目前国内住宅市场问题关键,还是本人一直强调的“两高两低”问题:税负太高、社会财富分配差距太高、社会福利与保障太低、部分管理机制与机构效能太低。房价的组成,其实税负占据的比例高达50至80%,而相对“价廉物美”的二手房转让税负也是重复征收、税率过高、税种不合理(例如太多流转税、不考虑物价与GDP的增值税)。而所有的税负最终是最后买家承受,所以,不要再上“加税降房价”的套。就如国内汽车市场一样:高关税与消费税,让国内车价“问鼎世界”。
(3)端正对于管理层的看法:管理层从来都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去调控管理房地产市场,所有措施都是考虑整个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管理层从来在调控问题上都是“抑制房价上涨过快、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不是要扼杀市场、不是要房价大跌、不是要开发商倒闭,更不是要国内楼市崩盘。所以:当调控的目的到达,调控的手段就会变化,方向也一样。
对于房地产从业人士:这包括但不限于开发商与房企、销售代理、推广策划等。史上历时最长的楼市调控,无疑对于整个房地产业界是个打击,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
其实,市场起落,是挑战,也是机遇。试想:要是市场一帆风顺,什么楼盘的房都卖得出、什么人都可以成功卖房,那么这个市场要么疯了要崩盘,要么就完全没有技术含量变成摆地摊。
市场越差,越是开发商突显本色与实力的机遇,越是从业员工突围而出与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市场差,对于每个开发商、从业人员都是一样的,谁都不可以躲开,除非退出市场。抓住挑战中的巨大机遇,往往就是奠定日后在市场好转时异军突起的基础。
房地产市场由于容量大、交易金额高,一向都是很多人想涉足的领域,也使到这个市场良莠参差。所以,开发商应该总结在调控市与后调控时代中的宝贵经验,房地产不是设计、建筑工程、销售这么简单,而是一个整体专业学科。
很多中小开发商其实要意识到:要在后调控时代生存并发展,必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备房地产专业人才。市场上大部分房企,可能根本搞不清什么是房地产专业人才,往往以为建筑工程师、设计师就是整个房地产专业人才。房地产专业从属经济类,房地产专业的执业资格在国内与香港都叫房地产经济师,在国际上叫CCIM(不动产经济师),是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的专业分析、管理、运营执业资格。开发商、房企不但要“懂生产的人”(建筑设计)和“卖东西的”(销售),还要有专业分析市场走向、宏观经济情况分析与预测、全过程综合管理,才可以在调控中与调控后生存下来、发展下去。
面对目前后调控时代的胶着市场状态,对于每个人其实也是挑战与机遇:老百姓是考验眼光与心智的时候,也是可以享受了“政府帮忙压着房价不快涨”的入市机遇;房企开发商与从业者,是挑战实力、水平、层次的时候,也是容易突外而出的机遇。
而后调控时代的楼市,将会慢慢恢复元气,在这过程中会进一步结构性分化:产品间差距、地区间差距会越来越大。真正意义的山顶海边江滨豪宅与中小户型是住宅市场较好的品种,也是相对具有投资价值;而商业地产会持续热到年底,但是产品之间差距会分化十分明显,投资上要慎之又慎;对于那些自建房,由于交通停车等问题左右房价比重越来越大,自建房绝大部分不是别墅,要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