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峻:中国楼市问题并非“房价高”
本文纲要:
※舆论背景:楼市在四月“最严厉”调控不到半年,再出“更严厉”调控;中国楼市问题好像就是“房价高”。
※楼市情况浅析:
(1)中国楼市问题根本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2)房价高低其实本不是目前问题关键;
(3)必须正视中国楼市的“两高两低”----
两高:税费高、贫富差距比例高;
两低:社会保障程度低、部分的管理能效低;
(4)反反复复强调“房价高”是转移视线,避重就轻;
(5)大量货币增发,必定引起物价上涨,房价压力不可能低。
※纵论:要解决中国楼市问题,不能闭门造车形式的“打压”、“堵”,应该“疏导”;调控必须从事实出发,正视目前中国中国楼市的“两高两低”,减税减负、货币化补助中低收入者租房,同时舆论上拨乱反正。
以下正文:
※舆论背景:无可否认,房地产市场的决策层楼市在本年四月才刚刚出台“最严厉”调控不到半年,房价因为税费大幅增加、货币大量增发的因素下,不降反升。无奈,房地产市场决策层再出“最+最严厉”调控。为何调控效果不好?估计不是力度问题,而是调控的方向与目标有偏倚。目前的观点中国楼市问题好像就是“房价高”?
※楼市情况浅析:
(1)中国楼市问题根本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其实,目前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要尽快、有效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问题,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而不是房价高低问题。
人类现代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每个人都能轻轻松松买房的情况!其实要解决的是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主要是低收入者得到社会保障可以基本上全额补助租房,中等收入者按照不同等级得到部分补助租房或买房税费优惠!
(2)房价高低其实本不是目前问题关键;目前关键是减税减负、货币化补助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如果能得到有效解决,房价高低是完完全全市场化问题,用不着老是“调控”、“再调控”、“国X条”。
(3)必须正视中国楼市的“两高两低”:(详见《中国房价问题就是“两高两低”》)
两高:税费高:目前的国内“综合税收税费”长期与法国争夺全球税收最高第一位的宝座(这个排名是毫无疑问全球“名列三甲”,真是“光宗耀祖”呀),在如此高的税负情况下,所有产品的成本最终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房价问题一样,地价、增容费、报建费用、公共设施费用、验收费用、两重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等一大推税负,最终还是压在购房者身上。要是买不起新房,搞个二手,不理你卖房是否赚钱,高额流转税和土地增值税(其实又来重复征收)也是逃不了。你说房价能低吗?(详见《房价高是税收惹的祸》)
贫富差距比例高:目前的国内贫富差距正在快速而无情的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7(这还是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那么按照中石化、中国平安等企业高管们巨额年薪收入来说,北京、上海的房价简直是“小菜”,而普通百姓就觉得高不可攀。
两低:社会保障程度低:目前国内的住房保障程度仍然较低,当然现在国内房地产决策层已经在不断努力解决了。不过,一方面是必须依赖地方财政解决,另一方面,以实物化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解决,其实走了当年实物化分房的老路,治标不治本。(详见《大建廉租房或许走错路了》)
部分的管理能效低:其他不说,就近来的“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的“拆掉50%城市住房”高论,就看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问题还是存在“典型外行指导内行”。其他的什么增加房产税可以压抑房价之类的“专家”更应该找方舟子打打架。(详见《“拆屋论”是典型外行指导内行》)
(4)反反复复强调“房价高”是转移视线,避重就轻;目前要解决是让人人租得起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租房困难问题!房价再低,广大“贫下中农”还是买不起的,请不要再转移视线了。
(5)大量货币增发,必定引起物价上涨,房价压力不可能低。大家可以上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http://www.pbc.gov.cn,那里有个“调查统计”,再去“2010年统计数据”,然后“货币统计概览”,再“货币供应量”---哇!货币和准货币(M2)是69.63万亿!单单是“流通中货币(M0)”就已经是41.85万亿!而2010年中国的GDP估计在40万亿左右。想想,物价怎么不涨呀?房价能低吗?所以,房价上涨是经济现象,没必要变成什么“生死问题”。
※纵论:要解决中国楼市问题,不能闭门造车形式的“打压”、“堵”,应该“疏导”;调控必须从事实出发,正视目前中国中国楼市的“两高两低”,减税减负、货币化补助中低收入者租房,同时舆论上拨乱反正。我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决策层会听到广大老百姓真实的声音,进而有效进行对路的调控,减税减负,维护中国的稳定繁荣、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