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糊了?

(2023-12-24 06:45:49)

*1.根据我的写作经历,凡是我可以坚持完成的作品最终都会程度不同被别人被社会承认,说明我的判断力没问题。坚持了很多年,至今还在不断地给我趣,因此觉得它可能是个有价值的东西。至于它今后的影响我不管,管也管不了。

回顾别人的哲学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过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回顾过程中非常怕被别人一棍子打——你想的人家已经想过,你说的别人已经说过了……很幸运,至今被打蒙过。而且也没感觉到被谁的思想刺了一下,产生痛感。不知这是我麻痹了还是他们确实旧了,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他们……想到这儿就不敢想了,走过那些文化标志物是个多难的事情啊。唉,不想了。能走多远算多远。

这次听哲学史,重点关注了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及萨特加缪维特根斯坦等几个人的思想,没发现与他们有太多的重叠。有这样的欣慰:说明是一个角度,只要实现了自洽它就自然存在意义。

思想最关键的是建立一个原点,有了原点才可以进行稳定地延申,找到“肉”这个点是我的幸运,记得二十年前一个评论家不记得是谁了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大概这么一句话,中国作家缺乏肉性思考,这句话一下子启动了我,对,应该思考肉,于是我就主动地展开了“肉”,至今。一路比较顺滑,没遇到大阻力。“肉”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如果再向前走我心里是没谱的,只能凭意识了,跟着走,走到哪儿算哪儿。有趣就行,就怕一下子断了趣,只要有趣我就会坚持。

补充一句,发现萨特和加缪也持偶然观,因为世界是偶然的人生是偶然的所以是“肮脏的”“荒诞的”。这是一个我与他们的一个重叠。没感觉到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重叠,不管是康德的物自体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我都不是一个路数,而且没觉得他们至今仍然是高明的。嘿嘿也许我理解错了他们,也许我的自信过头了,已经呈病态。

2.关于重叠你说得对。其实我也是这么理解的,只是有些担心是真的,老是怕整体上陷入了别人,白思考了。

没陷入萨特的存在主义,他的结论是存在先于本质,我不是,我已经逐渐调整为事实(肉)高于或大于存在。他是“肮脏”,我不是,我是因趣得救。

是,听得太急促了,来不及认真思考,有点犯迷糊。我也知道唯心主义者们都角度不同地持偶然观,我和他们的区别好像是我在意识层面进行了更多的强调,这个做法大概与我接受的量子理论有关系: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世界是上帝掷色子的结果;意识也不例外具有量子性。

上帝掷色子一切都是偶然,是不是会使“事实”陷入无效?萨特加缪包括叔本华好像是,他们的思想整体上应该说是悲观的。我比他们乐观,我承认“事实”的有效性,不断强调“跟着意识得趣”;趣是意义,有趣就有意义。

对,你提醒得对,以后不要再担心重叠了,担心制造内耗,内耗很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托尔斯泰的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