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的讨论
(2023-12-10 07:18:37)*说得挺好,你在不断地给我启发,这个讨论有意义。
说得对叫“构造物”不好,不准确,容易导致自己的思想路线错误也容易导致别人的理解错误。叫“结构物”“形态物”等等会好一点,比“构造物”准确。其实不管叫什么意思清楚就行了,能表达意与物的交融、和化过程就好,目的是完成物的意识化。
意识始终是人的本质,意识之间的碰撞和意识与物的碰撞是意识流动的动力和条件。注意,不只意识物是一个事实,内意识与外意识碰撞也是一个事实,人一生中内意识始终在和外在的集体意识打交道,应该注意这个事实,并加以思考。
对,意识的一元化是这个思考的基础,不坚持一元化弄不成走不动。世界是因为我在,物是因为我在,这个思想应该坚定,否则就彻底陷入混乱,意识就死翘翘。
关于我在——我不在是因为意识不在,意识在我就在,意识越是主导性的我的存在感越强越整体化。
再说几句关于“肉说”,“肉说”两个内容,基因和意识,我谈基因少是因为基因可以量化而且它更多的内容是来自遗传,就是说它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被确定性,科学好谈它,纯思想不太好谈。谈得少但我没忘记基因,这些年我一直自觉不自觉地的对意识和基因进行着一体化的理解,一元着它们。我的经验是,“肉”是整体,“肉”里的意识通了就会一通则百通。
我对这个“肉”还是有信心的,并且认为不回到肉人类无路可走,就是因为信心我才不停止不停顿地呼吁呼唤回到肉二十年。至于它怎样被理解就不是我的事儿了,反正觉得这事很有趣,有趣就行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