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着谈——

(2023-03-08 07:45:12)

*1.我认为本质就是事物的内在性,它是个自然而然的存在,而表象则相对不是,它的变化性很强,这样本质与表象的互动就只能永远是新的,这个不断的新就是我说的“秩序”。

这里借用一下你说过来的“此在”,对,“秩序”永远是新的永远是“此在”的。离开当下,“秩序”就是死的,而死“秩序”是没思考意义的。

大家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犯同一个错误,只站在三维上说话,不讲时间维度,他们不知道没时间维度脱离“此在”你说出来的就只能是死定理,就丧失了活的“秩序”的意义。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不懂,世界是“秩序”的不是定理的,定理虽然有工具的意义,但它反映的却不是世界的真相。

世界是“秩序”的,“秩序”不但是动态的,而且还是趋向平衡的。人生也是,每个人生“秩序”都是在一个变换的背景下由自己的基因和意识互动形成的,能获得平衡生命就不会垮塌,平衡能力弱不是因为老就是因为病,丧失了平衡能力就是人的死。

我一般会用“恰巧”谈世界,世界的来是偶然的世界的去也是偶然的,世界是各要素互动的结果,世界只是个临时存在,存在是个过程性的,过程是啥?过程就是一连串的“此在”之和。

人生也是恰巧的,谁的成败都具有偶然性。放大了看,没什么成败,只是过程不同而已。也没什么是非对错,是非对错都是叠加态的,只有在人赋予了它价值后才能区别它的对错是非,如果不赋予它们就会永远处在叠加态,对就是错错也就是对是就是非非也就是是。

你说得对,意识有狭义广义之分,我的“意识”许多时候有所游移,大多时候是理性之前的,也有时候是指“潜意识”,“潜意识”是从人的理性过滤来的,已经在“肉”里发生了沉积,使用的时候已经和纯意识无别……“潜意识”是意识的外延,你看的很准,我的“意识”有时候确实有“潜意识”的成分。

2.刚看了你关于伦理的那段话,我是这么认为的,思想领域最高的伦理应该是服从“秩序”,人的痛苦人的纠结人的焦虑都与不服从“秩序”有关,服从了人才能活得更好。“秩序”就是真理,对真理的追求应该是每个人生最重要的任务,离真理近人生的意义就会大,如果意识寻找的是真理反映的是真理,为了寻求真理得罪一下康德和薛定谔又有什么?

不要找一个借口给自己设障碍,在真理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怀疑的不可反对的,对真理的寻求才是一个思想者最高的伦理。

一个人思想的开阔度就是他的怀疑度,越反对自由度越高,人的格局人的境界是被敌人决定的,敌人越大格局越大境界越高。从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混不吝,没人可以阻挡我追求真理,不管他多么伟大,我总是对自己说,活着意识就要尽可能得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你说得对,任何文化领域都有自己的伦理就是各自有界,这个“界”就像“世界顶级科学家与神学家关于人类本质问题大辩论”的主持人说的“三个共识”,不能超越“三个共识”去谈话,超越了大家就谈不成了。

是的,我的思考基础是建立在“界”外的,肯定不好和别人谈成。其实我早就不关心谈成谈不成了,谈成谈不成还能咋样?越老我的人格越决绝,经常这么想:努力成为自己,生命就是个过程,你要勇敢地去经历,人是经历的,怎样经历怎样不同就怎样完成自己……

3好像是2006年,我谈“肉”,他们谈普世价值,我说“肉”才是人的普世价值,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普世。我有一个朋友很惊诧我的这种说,提醒我:不要一味地这么反文化,要给人类社会保留一个“修养层”,我没听,听了不会有现在的我。但我承认那是个很优秀的哥们,年轻有活力而且有很高的思辨力,现在已经失去联系很多年了,后来听说他被请去“喝茶”了,现在不知怎样。

与他们的不兼容我自己早就知道,也可以说是我的有意为之,不这样就不会有“肉”。我的朋友中的几个也早有发现,上边那个是其一,另外还有几个别人。他们都是顺着学问这条路展开思想的,他们的知识都是读书读来的,因此他们都有遵守“界”的自觉,只有我没“界”,啥“界”啊,我的意识就是我的“界”,意识多长我就伸多远,一直到伸不动为止。你应该早就知道我是不搞学问的,而且我还反对自己搞学问,我提醒自己你最好避开“学问”,尽可能地不谈学问,尽可能地只表达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要的秩序
后一篇:三维是错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