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聊天
(2023-02-01 08:01:09)*1.意识的运动形式可能就是量子的运动形式,也可能就是宇宙的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形式追求平衡,这个平衡是动态的,是碰撞的是交融交互的,是不断变化变异演化的,人类就是这个秩序的结果,宇宙也是这个秩序的结果,现在的一切来自“动态平衡”,未来的一切也一定是因为“动态平衡”。
历史上所谓的神佛道全是人们的“设”。为什么必须有“设”?因为人恐惧未知,而死是最大的未知,说白了“设”是人们怕死的需要。
其实理性也一种“设”,也是人类无奈的一个选择。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无奈还没显示结束的迹象,也许人类会处在永远无奈的过程中直到绝望直至死亡。但是意识无疑是一条路,对重新理解世界和我们人类自己它也许有帮助,至于我们可以从意识得到多少,现在还不好预测。我们只知道人的意识形式是和那个大的“动态平衡”秩序相通的,向那个大秩序靠近肯定对人类有益。
你说历史上有家伙杀了“主体”,呵呵,这事很可笑,这人很好玩儿。不知道你注意没注意,佛教甚至包括一些道教徒基督教徒也都有这种倾向,他们讲逐渐地消解“我”,甚至消灭“我”。这样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把信徒都变成植物人,丧失独立意识,完全被一个“假设”操控。
主体是万万杀不得的。“我”不可小意识不可弱,人是自己的意识,没了意识你还有什么?我是一直讲大“我”的,只有强化了意识,人才能更自由,才能更接近真理。人生的意义在“我”,意识(主体)越强大人生才能越有意义。
集体意识是很厉害的,人类尽管建立了许多“假设”,但本质上历史还是被那股意识牵动着向前走的。当初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理性的作用很小,主要是意识的原因,我相信智人战胜智力体力都超过自己的人种,意识所起的作用肯定很大。还有,历史上一旦人们意识到平衡出了问题,便会群雄四起,推翻当政的王朝。
2.人们几千年的思考习惯是把事物分成不同的一些局部块,然后相加,用这个方法接近整体。其实错了,局部之和根本不可能等于整体。现在我们知道把事物分成局部事物就会处在停止态,事物一旦停止就会失去鲜活,也就意味者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
为什么人们有这样的思考习惯?因为整体始终处于纠缠和叠加状态,而这种状态很难把握不好确定,因此应该说把整体分成局部这种思考习惯是人的无奈之举。举个例子,不把一只狗杀死,你就很难知道它肚子藏在什么,人们就是通过一只一只地杀狗才了解了一些关于狗。现在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对人的理解甚至对所有事物的理解都是从局部相加得来的。
能不能越过局部相加直奔整体?依靠理性肯定不行,依靠那些形形色色的宗教的“设”哲学的“设”也不行,咋办?我觉得“意识”有点行,因为“意识”和整体是同质的,都是纠缠叠加态的……
我这么想不知对不对?不对的话人类就好像没办法了,就只能继续走他们的局部相加的老路……
至于你老兄说的意识的“生物性”,我认为意识确实是生命属性的,它当然具有人的“生物性”,基因也是“生物性”的。它俩其实是一个东西——“肉”。为了便于说明它们的一体性可以拿钱举例,基因如果是硬币的正面意识就是反面,把硬币的正反面分开就会丧失生命力,就不再是真正的钱。
还有,我想说人在进入深度思考时很容易钻牛角尖,牛角尖里不会有思想出口,应该避免钻,如,不要硬去怀疑由硬币的正反面产生的合二而一的问题,如,不要过度思考基因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哥们,钻进牛角尖里会使所有问题全部无解,很危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