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官员读治霾小说就该“对号入座”

(2015-04-11 01:20:00)

舒心萍
 
    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的《霾来了》,4月9日经作家出版社再版8000册。这本在网友看来“很猛”的小说,除了雾霾的话题,作者环保官员的身份也吸引颇多关注。李春元说,不会怕写小说得罪人,《霾来了》并不是结束,第二部环保小说很快亮相,打算写环保三部曲,也可能写四部曲、五部曲(《新京报》4月10日)
    据报道,作为全国距离北京最近地级市廊坊的环保局副局长,去年6月,李春元撰写了全国首部以治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的突出特点是“情节猛”,比如,县长挪用环保经费盖大楼、某地环境监察支队副队长收了排污企业老板的贿赂、市区内连续发生数起蒙面人借雾霾深夜入室盗窃案等情节,颇为引人入胜。
    不过,在众多网友对小说赞叹有加的同时,《霾来了》也引发了一些人的“不痛快”。比如,有“对号入座”者就来电质问李春元。其中一位官员亲自打电话来问:“你怎么把事情说得好像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引进那些污染项目,也是为了发展经济。”
    有官员主动“对号入座”,说明小说的一些情节触到了某些官员的“痛处”。小说属于艺术创作,虽然有虚构的成分,但很多素材来源于生活。有的官员拜读这部小说之后“很生气”,恰恰证明了这部治霾小说的成功之处,真正写到了点子上。如果这部小说写成了“段子戏”、“情感戏”、“宫廷戏”,而不去揭露环境污染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或者轻描淡写,相信难以引发一些特殊读者的“共鸣”。
    有人认为环保官员写小说不去治理大气,有不务正业之嫌。这么说有点苛刻。官员用业余时间写小说,而不是去公款吃喝,没什么可指责的。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看到问题、认识问题,能够用小说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治理雾霾的紧迫性,指出治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体现出这位环保官员的良知和责任心。
    笔者倒觉得,我们的各级地方官员,特别是县乡一级的官员,不妨都来拜读一下这位环保官员的大作,并且到小说的情节里去“对号入座”,看看本地区、本部门是不是也有类似“为发展经济引进污染项目”的盲目决策,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照小说内容来检讨自身工作,这对提升履职能力、做好环保工作或将大有裨益。
    包括小说在内的文艺作品的功能,除了让阅读者得到艺术的享受、思想的启迪之外,还应该引起读者对现实的反思与警醒。因此,笔者盼望这位环保官员在工作之余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不怕得罪人的治霾小说,同时,影视制作单位不妨积极跟进,通过拍摄影视剧让“有心者”都来“对号入座”,以此警示各级官员在其位谋好政,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