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城时评)电召新规为何绕开民意一意孤行

(2014-07-18 00:32:17)
标签:

股票

首席评论员  姚文晖

    7月17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公布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出租车电召服务将实现统一接入管理,逐步实现电召需求信息通过统一的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管理;在机场、火车站不得通过手机召车软件在排队区揽客等。
    应该说,这则通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包括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多种服务方式”,这样的表述相当于承认了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再比如,通知中的若干规定,诸如“出租汽车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不得接打和使用手机”、“对接单后未按承诺提供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视为拒载行为”等,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及交易诚信度。
    然而,该通知中最核心的条款——“各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统一接入和管理,逐步实现各类出租汽车电召需求信息通过统一的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转、记录和播报”,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个反市场规律的退步。
    交通运输部的这则通知,大约两个月前以“征求意见稿”的方式,并迅速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应该说,“征求意见稿”在媒体和网络上经过了充分的讨论,民意对一些关键条款基本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打车软件统一接入和管理”不靠谱,属于限制市场竞争、打压技术创新的垄断性举措。很奇怪的是,这一条在正式发布的通知中赫然在列。
    另一条引起较大争议的规定是“实行市场奖励计划应当提前10日与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沟通”,这被认为是行政对市场赤裸裸的微观干预,然而正式发布的通知中依然保留了。
    综观通知中的8条规定,基本就是两个月前“征求意见稿”的翻版,只是少数地方措词有些微改变。最大的改动是在“统一接入和管理”这一条后面,加了一句“(统一)平台运转不得影响手机召车软件的正当功能及良性竞争”。打车软件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乘客手机与司机手机两点之间的信息高效对接,现在被“统一电召服务平台”横插一横插一杠杆子杠子,什么信息都要打你这儿过一遍,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现在看起来,该通知“征求民意”也就是一种姿态,具体想怎么做,有关部门早就决定了,最终的“尊重民意”,也就是在一些拂逆民意的关键性条款中,尽可能婉转措词,不把话说得太绝。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在涉及公众利益的行政决定中,民意、民智应当得到真正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尊重,这与规范市场竞争同样重要。
    此前舆论普遍认为“打车软件统一接入和管理”意在保护地方交管部门及出租汽车公司的既得利益,并试图凭借行政资源从日新月异的软件创新利润中分得一杯羹。此前已有传言,某些业已建立统一电召平台的城市,打车软件需向平台“按单数进贡”。新规绕开民意一意孤行,给人的感觉是这些猜测和传言被坐实了。
    打车软件作为新生事物,必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而出租车行业涉及到百姓出行,因此需要对打车软件进行合理的监管,但监管不等于“统一接入和管理”,不等于可以无视企业运行规律和市场竞争法则横插一杠子。
    其实,打车软件如何“有序发展”应更多交给市场解决,交通运输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快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要放开行业准入,增加出租车整体运营能力,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打车难的途径,绕不开也躲不过。有如此重要的事情要做,又何必盯着打车软件不放呢?
    
    
    争鸣
    
    建立一个监管平台
    
    电召服务的兴起,改变了出租车服务的“硬件”。尤其要感谢“嘀嘀”、“快的”两大功臣。“嘀嘀”的叫,“快的”地跑,双方在竞争过程中,各自都投入巨资,并非“赔钱赚吆喝”,而是通过让财富转移到乘客与的士身上之路径,并且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形成一个精准且庞大的“数据库”。“嘀嘀”与“快的”用打车软件“芝麻开门”,积累大数据,获取大数据,为日后的开发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开辟“钱程”。
    服务规范的施行,提升了出租车服务的“软件”。《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已正式实施,这是出租车行业的服务准则与行为规范,注重于文明导向,或称之为“文明向导”,让这个行业承担起一定的文明职责。我们正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而出租车行业是陌生人社会的载体,容易被冷漠与麻木趁虚而入,也会存在各种风险,尤其需要规范化的管理,以消除陌生人间的信任危机及其所增添的社会交往成本。
    电召统一管理,贵在给服务规范“充电”,让市场秩序“带电”。电召服务技术与服务规范“两条腿”走路,可以让出租车市场“蹄急而步稳”,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电召统一管理,必须要做到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值得提醒的是,告别“一管就死,一统就僵”轨道,必须具备全新的思想。如果说,打车软件唤醒电召平台,那么,电召统一管理,核心在于运用“大数据”,激活“云计算”,建立一个监管的平台,不能视为对电召市场的过度干预。   王旭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