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一篇网文称,“湖南有精神障碍患者1200多万”,并称消息来自18日举行的2014年湖南省精神卫生工作暨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会议。网民纷纷吐槽:“湖南一共7000多万人,那岂不是说每7个湖南人里就有1个精神疾病患者?”湖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陈焱称:“这个数据是湖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推断。”(《京华时报》4月22日)
从科学角度讲,每一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生率,可在一个大范围内,根据人口数量倒推患病人数。但是,疾病发生率又跟人群的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环境质量、聚集状况等等有关系,如此就会形成地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那么,仅仅根据“其他4省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的调查统计数据,倒推湖南省精神障碍患者达1200万人,显然不符合逻辑和医学常识,出现谬误是必然的。
疾病统计汇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多少就是多少,而非机械化照搬理论。湖南省相关部门根据他省情况推断本省精神障碍患者数量,明显是违背科学的做法,只能得出虚假的结论。而湖南省卫生厅疾控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到去年12月31日,我们掌握的湖南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12万人,一般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具体数据还没有掌握。”可见,盲人摸象的结果只会带来巨大偏差,无益于对全局情况的掌握。
由于政府对精神病患者有相应的救助政策,在医疗费用报销方面给予优惠,基层卫生机构也有对应的服务经费,而这些都跟统计数据密切相关,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丝毫马虎不得。然而,因具体数据不够详细,导致现实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部分地方随意推断精神障碍患者数量,甚至以此为据摊派“精神病指标”,并与业绩考核挂钩,逼迫基层弄虚作假捏造精神病患者数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尚不足五成,就诊率则更低。全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一位精神科医师,基层精神疾病防治却面临低识别率、低就诊率、低管理率的“三低”困境。可见,统计精神障碍患者数量事关重大,不可草率推断,理应认真调查统计汇报,为防治精神疾病奠定数据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