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送
如今骚扰电话满天飞,但对很多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干部而言,“010”开头的电话对他们更像一个“魔咒”。一位和记者相熟的地方干部这样说:“至少90%都是骚扰来电,但很多又不是一般的骚扰电话,接就等于接了麻烦。”部分企业老总和地方干部还称,看到来电显示是陌生的“010”号码就头疼,“我们管这叫010恐惧症”。(《新京报》3月30日)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北京来电”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推销图书、画册、邮册、纪念币的;二是邀请企业参评各类奖项的;三是邀请参加各类高端培训、研讨会、考察的;四是自称新闻单位要做正面有偿新闻或收负面“封口费”的。这些陌生电话的共同特点是“来头很大”,起码打着国家部委下属机构的旗号,有些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按照常理,国家部委正常的业务,都会通过行政渠道一级一级下发文件或通知,不大可能直接给基层打电话。因此,这些电话越是“来头大”,越有可能是坑蒙拐骗。对此,严词拒绝即可,最多不接电话就可以了,何至于“恐惧”?
我认为“恐惧”是假,内心纠结才是真。这些打给地方官员或企业的“北京来电”不同于一般的骚扰电话,往往有“私人订制”的特点:要么让你花钱买荣誉,要么让你破财消灾。这样的电话接还是不接,答应还是不答应,的确颇费思量。
对于某些以圈钱为目的的评奖、研讨、考察,一些地方官员或企业老总明知意义不大,可又担心失去争名逐利、攀龙附凤的机会,因此接到各种真假难辨的打着部委旗号的活动邀约电话,就像面前摆了一盘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至于“新闻单位”索要“封口费”,就只能怪自己屁股不干净了。新闻中,一位地方官员直言:“现在想挑出地方政府的毛病很容易,面对这样直接要‘封口费’的,我们也很矛盾,给吧不甘心,不给吧又担心真的闹大了。”做了亏心事,自然担心鬼敲门。
当然,基层的“010恐惧症”也不能全怪基层。“北京来电”,假的并不可怕,怕的是亦真亦假。各种评奖、研讨、考察……你说它是真的吧,它并无明确的官方授权;你说它是假的吧,可它有时候又的确能与“部委”扯上些关系,比如日前媒体报道,一个名为“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组织打着卫计委的旗号在北京搞颁奖活动,明码标价卖各种奖牌,竟然有在主管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的重量级人物担任颁奖嘉宾。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在一些地方官员或企业看来,不参加活动事小,得罪领导或权力部门事大。
“北京来电”满天飞,弄得基层疑神疑鬼,归根到底还是权力生态出了问题。倘若地方官员和企业老总行得正、坐得端,名利心少一些,自然无惧“北京来电”;倘若各个部委能够清理好自家“门户”,让权力清单更加透明,“北京来电”也就不至于成为骗子们狐假虎威、定向圈钱的把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