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周末话题】从“以药养医”到“以治养医”
(2014-03-30 00:40:37)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28日宣布,浙江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将从4月1日零时起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此举意味着浙江所有公立医院将彻底告别‘以药养医’,同时,浙江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的省份。”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敬今天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此举彻底打破了我国多年来形成的‘以药补医’的畸形格局。”杨敬表示。但“一降四上调”,在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的同时,浙江也将调整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各类劳务性医疗服务价格。据悉,改革后,挂号费、药事服务费等费用合并成了普通门诊诊查费,费用为每次10元,病理检查等治疗费和手术费按照平均30%的幅度调整。据悉,目前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医疗服务收入、财政补贴、药品差价收入。(《中国青年报》3月28日)
“医药分开”须以减轻患者负担为旨归
晏扬
实行“医药分开”是我国医改的既定目标,旨在破除“以药养医”旧机制。这一改革在大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一方面,因为有药品加成存在,医院卖药有利可图,医生多开药、开贵药便成为必然,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而从本质上看,医院是医疗机构而非医药公司,其价值应体现在“医”上而不是“药”上,因此药品加成理应取消。另一方面,目前有些医疗服务价格偏低,与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不相称。以前医生通过开药来“堤内损失堤外补”,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医疗服务价格势必有所提高,让医生的服务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同时弥补医院的收入损失。
当然,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实行药品零差率的同时提高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药价降低的同时“医价”提高,如此“一降一升”会不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从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让人放心不下。
因每个患者病情不同,“一升一降”后,有些人看病费用可能降低,有些人看病费用可能增加,这不奇怪。但就医院而言,如果总体收入相比改革之前提高了,或者人均看病费用增加了,无疑表明改革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个中关键在于,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依据什么确定,标准是否适当合理,不能由医院自说自话,至少应以不增加医院总体收入,即以不增加人均看病费用为原则。
根据浙江省有关部门对率先启动改革的38家县级医院的调查,实行“医药分开”后,这些医院的门急诊药费和住院药费分别下降5.49%和19.55%。药价确实降低了,但治疗费和手术费将平均提高30%,挂号费从3元提高到10元。显然,“医价”提高的幅度,远远高于药价降低的幅度,这会不会增加患者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实行药品零差率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处方”,但目前业已存在的“大检查”会不会随之更加泛滥?
无论是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是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其最终目标就是减轻患者负担、解决“看病贵”问题。对于医院来说,提价往往积极的,提得越多越好;降价总是消极的,降得越少越好。因此,对于怎样实行“医药分开”,怎样降低药价、提高“医价”,需有更加周密合理的制度安排,既要增加政府投入,也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如果“一降一升”的结果反而增加了患者的整体负担,这样的改革无疑是失败的。
挂号费变诊疗费 体现医生价值
普嘉
浙江医改除了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率先在全国做到“药品零差率”政策外,值得一提的是诊疗费提高到了10元。新华社曾报道过群众就医“113现象”,挂号排队花1小时,做各项检查花1个小时,最后在就诊室和医生沟通的时间不到3分钟……这3分钟的交流时间让病人不大满意。
诊疗,望闻问切,是“医”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以及医生的收入难以靠一般诊疗费来维系。不能完全
“以医养医”,还得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补偿,于是走进了“以药养医”的怪圈。医生作为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职业,就应该凭借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获得应有的回报,但目前医院门诊挂号费或是诊疗费极其廉价。医生的技术、知识、经验等,本是诊疗活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但在目前的医疗服务收费中不能合理体现,导致一些医生心理不平衡,开始打药品的主意,用开大处方、多开药、拿红包、吃回扣等“以药养医”的方式转嫁成本、增加收入。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生都是高收入者。在美国,医生的劳务费占到总费用的22%,处方药费只占总费用的11%,而在我国的大医院处方药费就占到了45%~50%以上,小医院更是占到了60%以上,但医生的劳务费则连10%都不到。现在浙江医院的诊疗费从3元涨到10元,上涨得并不多,况且现在挂号费的报销比例也很高,不会加大患者的看病负担。浙江医改后“药品零差率”,药品价格下降15%,综合来看,看病贵的状况进一步得到缓解。
如果诊疗费和手术费提升,能调动医生坐诊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职业认同感,并能逐步改变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挂专家号的现状,缓解大医院超负荷的工作量,让高水平的医生从繁杂的日常诊断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诊治疑难杂症上。
“医药分开”须以减轻患者负担为旨归
晏扬
挂号费变诊疗费 体现医生价值
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