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嘉
最高人民法院昨天通报全国法院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有关情况,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情况。为配合《规定》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已于2013年10月24日开通。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将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点击率已超过18万次。(11月5日新华网)
目前存在一种怪相:有的“老赖”一边债台高筑,声称身无分文,抗拒履行生效判决,另一方面住别墅、坐飞机、出国旅游,出入高档饭店、夜总会等高消费场所,过着奢侈的生活。欠了一屁股债,土豪依然还是那个土豪,不守法还是活得纸醉金迷。这是最令人深恶痛绝的,你耍赖皮那也得装穷,好歹过得收敛一些吧。
当“土豪”上了失信黑名单,会不会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富豪,摆脱那种为富不仁的形象?那就得看黑名单能否发威了。假如对老赖不起任何作用,那么黑名单就会沦为一纸空文。根据《规定》,失信黑名单对老赖应该是有威慑力的,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名单库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布,也可以通过公告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公布。
失信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还要上升到法律层面进行惩戒。据报道,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主要价值所在。接收到失信黑名单的机构,将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不过,这要提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老赖与法院“打游击”;有的“人间蒸发”找不到人;有的不惜假离婚,把财产转移到对方名下,将婚姻家庭关系当儿戏;有的企业玩“金蝉脱壳”,关闭正在被执行的企业,注册新的企业照常经营。
登录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可以看到,谁上了黑名单,那得通过姓名等身份信息来查询,电话号码不公布,家庭地址不公布,身份证号码也做了技术处理。这样的公开范围其实很有限,黑名单打击力度也就没有那么大了。中国人最好面子,不光彩的事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般会脸面挂不住,想方设法地欠债还钱。有限的公开,即便名字被朋友看到,那也可以用同名同姓的人搪塞过去。面子保住了,大家还是愿意继续跟“土豪”做朋友。
老赖之所以成为老赖,早就练就出了“厚脸皮”,仅仅是弄脏了颜面,不伤及元气和筋骨,恐怕难以奏效。假如黑名单影响了失信者的高品质生活:别墅古玩被拍卖、高消费场所拒之门外、出国旅游连海关都过不去……使失信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土豪”豪不起来,才能使受害者获取法律救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