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安徽萧县一个农民外出打工时学会了“收死猪”,遂回乡“创业”,半年多收购、加工病死猪肉达20余吨,制成捆蹄、香肠等食品流向皖苏豫鲁4省9个市县市场。荒唐的是,在警方侦破这起特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之前,地方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无一察觉,并将病死猪肉问题归结于“职能重叠、部门打架”,表示“等今年底机构改革了就好了”。(《人民日报》8月30日)
这个农民的“创业史”在多达8个政府部门的眼皮底下持续了8个月之久,而到底有多少消费者吃进了用病死猪肉制成的肉类产品,现在显然已经无法统计。为何那么多个部门“摁”不住一个病死猪?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畜牧检疫、商务、质检、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城管7个部门,直接负责生猪从养殖到屠宰、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还有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指导督促。按理说,有如此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其中,所构筑起来的监管网络应该是疏而不漏的,甚至说只要其中一个部门能够尽职尽责,那么“病死猪”上市的意图都不会轻易得逞。
所谓“职能重叠,部门打架”,说到底不还是谁都应该管,但是最终却谁都不想管不愿管吗?如果这样的消极工作态度和被动执法理念得不到根本的改变,那么再完善的机构改革,也无能为力,于事无补,百姓的食品安全,仍旧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