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城时评)扒一扒赴港招商奢侈账单的皮

(2013-08-27 01:42:29)
标签:

杂谈

吴龙贵

 

    今年5月一个月,香港迎来6个省级招商团;6月,又有3个省级招商团赴港。此外,还有一些地、县级政府招商团。这些招商活动,一般包括启动仪式、集中签约、大型宴会等环节,都在香港顶级酒店和会场举行,耗资不菲。对此,《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一些内地赴港招商团的奢侈之风不减,亟须狠刹。
    一些内地赴港招商团奢侈到什么程度?今年5月,某省招商团在金钟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早餐会。一位参会的香港企业家透露,参加者共约40人,花费约4万元,人均1000元。管中窥豹,一顿早餐尚且如此挥霍,整个招商花费之巨也就不难想象了。知道的,这是招商引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豪华旅游团呢。
    私下揣测,赴港招商团之所以如此奢侈,大致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文化自卑。香港和内地实行的是不同的制度,在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风气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内地官员与香港的企业家面对面地谈起生意来,难免有些不知深浅,总觉得像香港这样高度发达的商业大都市理当是个纸醉金迷之地。装富充阔,一掷千金,生怕别人瞧不起,不过是为了掩饰信心不足,为自己增加一点底气而已。
    二是习惯使然。部分地方政府赴港招商的奢侈之风,不过是三公消费不受约束的一种折射。内地一些政府官员大手大脚、奢侈消费惯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本能,久而久之,很自然地就会把这种作派带到其他地方,甚至天真地以为所有地方都该如此,全然不会顾及别人异样的目光。
    一位身为亿万富豪的香港企业家感慨:“一顿早餐花1000元,我不掏钱都觉得心疼。”可以肯定,以正常收入论,在这些赴港招商的内地官员中,没有哪一个的消费能力可以与这位亿万富豪相提并论,但恐怕也没有几个官员会为“一顿早餐花1000元”而觉得心疼。原因很简单,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当然应该格外珍惜,这种毫无必要的奢侈消费既是对个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智商的一种侮辱,他们从骨子里都无法认同这种行为。而从某些政府官员的角度看,招商引资乃是一种职务行为,再奢侈的消费也不需要自己出一分钱,当然是“崽花爷钱不心疼”。
    赴港招商的奢侈之风当然应该狠刹,但这只是表层,扒一扒这笔奢侈账单的皮,其实有很多问题更值得反思。譬如,在八项规定出台后,官员借考察之名出国(境)旅游的次数和花费在官方统计中都已经有所下降。但有报道称,不少地方已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借到港台和国外招商引资的名义,威逼利诱企业出钱埋单,并许诺一定的政策优惠。这算不算一种变相的公款旅游,甚至权力滥用?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谁细算过招商引资之笔账吗?招商引资既是地方展示形象的窗口,对发展经济也功不可没。正因为如此,许多地方都把招商引资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但问题是,对于招商引资,一些地方政府既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也没有有效的监督,以至于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本以发展为根本诉求的招商引资,实际上却阻碍了发展,伤害了民生利益。以赴港招商为例,招商成功了是功德无量,不成功也是理所当然,谁也不会被问责。如此一来,招商引资岂不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官员福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